第二十九章 盜聖迷蹤(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裡,月色朦朧,天地間沒有一絲風起。
雲州城夜市初開,從花園口沿著長興街向西,是城內最為喧鬧的榷場所在。街道兩旁人聲鼎沸、張燈結綵,絲毫不遜於白天的鬧騰之景。
此時,忠義伯府前院之中人煙散盡,不少賓客陸續作別離開,但更多的人都簇擁著往西邊的庭院走去。雲州城裡無人不知,每逢二七之日的上半夜,忠遠伯府上的月湧泉將有泉水噴溢的奇觀。那些附庸風雅之士,難得受邀來訪府中,自然不會錯過如此良辰美景。庭院的迴廊上一時間人頭攢動,流光溢彩。
一道黑影從後堂上空徐徐飄過,身輕如燕、無聲無息。府上眾人似乎都只顧著觀賞花園內的景緻,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
耳房內,一位年過六旬、風塵僕僕的白鬚老翁正獨自燒著炭火,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對於外邊的喧譁氣象置若罔聞。但他又是如此地漫不經心,以至於盆中的木炭都快燒成灰燼,也仍然無動於衷。
忽然間,一陣陰風拂過,外邊廊上的燈籠盡數熄滅。緊接著房門的一角也被輕輕推開,一個手持長劍的黑衣人頓時出現在了老翁的身前。
那燒炭的老翁卻不為所動,只淡淡地說道:“遠來即是客,足下是惦記老朽手中的炭火了嗎?”
話音未落,一塊閃著火星的木炭便直奔黑衣人雙目而去。那黑衣人也並不閃躲,只見左手輕輕一揮,整塊木炭便瞬間化為了一堆粉塵。
“好利索的身手。”老翁毫不吝嗇地讚道,“擁有如此內力的人,老朽平生所見也不出十個。”他的聲音渾厚蒼勁,完全聽不出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黑衣人沉默不語,只緩緩從懷裡取出了一張手帕,朝那老翁擲了過去。孰料那老翁竟一眼不看,直接將其丟盡了炭盆之中,盆裡瞬間亮起一道火光。
黑衣人頓時一愣,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那老翁頭也不抬,悠悠地道:“後山大佛的右眼缺了一塊珠子,你可知是什麼緣故?去吧,去吧……”他說話之時一直盯著火盆,並不停地朝黑衣人揮著左手,似乎並不歡迎這位客人長留在此。
黑衣人點了點頭,還欲再問明白。卻聽屋外傳來一名家丁的聲音道:“咦?這裡的燈籠怎麼熄了?”
剎那間,耳房內的燭火竟也一併滅了,四下裡頓時黯然無光。等家丁再次點起燈火時,耳房之中已空無一人。那個燒炭的啞巴老翁,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在府上。
……
忠義伯府西南邊有一座低矮的山丘,雲州人喚之平山。平山之上有一石窟,乃是近百年前高僧曇曜修行之地。忠義伯府世代崇尚佛法,故而建此石窟,並立有大小不一的三座佛像於其內。時至今日,也常有人前往供奉。
及至初更時分,伯府庭院之中那口月湧泉忽然間暗流湧動,如同煮沸的熱湯一般,從地下不斷地向上翻騰,引來周邊賓客一片拍手稱奇。
相比之下,後山之上此時卻是一片昏暗寂靜。倏爾幾道黑影從前方的樹林越過,身子幾乎與四周融為一體,直奔著石窟而去。這些人步伐矯健,整齊劃一,儼然一副訓練有素的樣子。
來到山前,只見那石窟乃是從正面徑直向內挖鑿而成,一尊巨大的石佛雕像巍峨地矗立在其中,左右還能隱約見到兩尊稍小的佛像。石窟建造在山腰間,大佛的底座與地面有著四五丈高的距離,當初雕鑿之時必是費了一番功夫。那正中的佛像體態勻稱,目光炯炯,彷彿在以睥睨一切的姿態俯看著眾生。
五名黑衣人來到平山之下,面面相覷地商討了起來。稍許,便又一人健步如飛地上前跑去,藉著腳力踏上山岩,三五步便蹬上了石窟。只見他接著又是一躍而起,伸手往那佛像的雙目仔細地摸查了一番。然而一通費力下來,卻見三尊佛像的眼球之內均無任何異樣,便回身朝下面為首的黑衣人搖了搖頭。
為首的黑衣人陷入了沉思,又敏銳地察覺到身後不遠處有人正往這邊走來。他當即做了個手勢,數名黑衣人便一溜煙地向四周散開,行動之快令人咂舌。
向著後山緩緩走來的,也是一位神秘的黑衣人,目標同樣是那幾尊佛像。隨著林子上空一隻夜鶯飛過,寂靜的夜空下竟有了一絲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