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縣城外,五溪蠻人的殘兵垂頭喪氣的撤走。

蠻將藍光光側身回頭望去,城牆上有人在看著他們搬運族人屍體吃飯,拿著筷子指指點點,甚至能感到他們臉上的笑。

他們打贏了,不笑難不成還要哭嗎?

在先鋒大將盤自能設想當中,自然是進城吃肉喝酒搶女人,砍下漢將的頭顱,快活一陣。

結果反倒是他自己頭首分離,折了大半族人,現在眾人還餓著肚子。

蟄居深山的五溪蠻人,雖然彪悍,但沒有列陣的知識和素養,野戰只能是“戰則蜂至,敗則鳥竄”。

藍光光騎著戰馬,難不成大哥沙摩柯說的是對的,這幫新來的漢軍,戰力可不是以前劉表能夠比的了的!

城中只有五百人,便能擊潰己方兩千餘人,甚至還讓己方死傷過半!

若是他們趁著己方撤軍在來追擊,己方怕是又要損失慘重,可是城內的漢將就這樣放了他的俘虜,又放自己走,難道這就是傳說的禮?

藍光光搖搖頭,雖然聽說過“禮”,但從來沒有遇到過,今日算是漲了見識。

劉敏瞥了一眼身側的少將軍,若是此時下去,說不定就把外面的蠻兵全都給殺了,擴大戰果。

但少將軍就看著他們把屍體搬走,弄走傷兵,一絲動作都不做。

難不成用的是攻心之策?

殺人安人,先殺後安,只有把他們打服了,他們才會真正的尊敬你,並且覺得你是強者,是值得他們的尊重的。

劉敏家中藏書不少,多是經學,但唯獨兵書沒有,甚至也未曾想過悉心研究。

儒家是忌言兵的,所謂軍旅之事,末之學也!

這類社團的代表人物有劉虞、劉焉父子以及劉表,他們幻想著以文取勝。

皆是擁兵自保,中立避戰,一味恃文,就覺得能夠成功,他們大多數接受的是周文王的文德思想,可是士人並不吃他們這套。

而另一類人則是企圖靠著武力解決一切,如董卓、李傕、郭汜、呂布等人,先後敗亡,早早退場。

關平由於頭腦中接受的儒家思想較少,又接受過辯證看待事物的思維。

用兵時主張大力使用權謀,作戰指導思想以用詐設奇作為特色,自然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關平所用的戰術之所以推崇詭詐善辯,目的是為了奪取戰場上的主動權,實現“戰在我”的名言。

但在這一點上,曹老闆與關平是同道中人。

漢末以來,在兩漢佔據統治地位的經學由於不能適應現在干戈不息的社會需要,已經走向了衰微。

眾人的思想也都接收了離經叛道的洗禮,興起了對棄農經商,奢侈以及厚葬的批判,認為如今應該以法為本。

曹老闆博覽申不害、商鞅的法術,精通韓信、白起的奇策,相互結合起來,最為推崇的孫子兵法。

二人在戰術上的運用如出一轍。

曹老闆在稱霸北方之前,也是一直以弱勝強,十分注重謀略,等到他成為北方霸主之後,仍然是保持了這一特色,認為戰爭的勝利,首先是廟勝,謀勝,謀功高於野戰等功績。

只是曹老闆在赤壁之戰前飄了,對於益州使者傲的不行,更沒有先爭取孫權,反而直接寫信逼迫他投降,結果遭到意想不到的慘敗。

他退回譙縣之前,迅速吸取赤壁之戰的教訓,重新回到了分化孫劉的思想上來,利用二袁的舊例。

達到緩之而後爭心生的思維,離間孫劉,慫恿孫劉兩家火併,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而此時的荊州就是一個火藥桶,荊州就這麼大點的地方,孫劉都想劃分為自己的治下。

周瑜本來對於劉備就是想要幹掉他的思想,免得養虎為患,對於劉備拿下荊南四郡心生不滿。

本該是兩家聯合作戰圍攻南郡,現在也不想讓劉備插手,而是選擇自己單幹,免得被劉備得了空子。

對於作戰思維的訓練,關平也是多回憶古往今來的大小戰例,平日裡研讀兵書,經常寫信向關羽討教,得到其父多年的戰場經驗的指導。

對於資訊接收的程度上,關平自認為整個大漢天下沒有人能夠超過他。

別看賈逵被其祖父口述十萬字的兵書,可十萬字的閱讀,在關平看來真的不算什麼。

黃帝、成湯、周武王皆是鹹用干鏚以濟世,顧殺人安人,殺之可也!

對於城外蠻兵的死傷,關平心中倒是沒有什麼波瀾,反而還能多吃幾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