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攻新德里?

顯然,印度當局想多了。

只是,印度當局做出這樣的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

前面已經提到,巴軍在拉合爾集結了6個裝甲旅,而且全都是精銳部隊,其中4個旅配備的是“哈立德2”型主戰坦克,此外還能在短期內,從***堡等地區抽調至少4個裝甲旅的兵力,最多為6個。

12個裝甲旅?

如此龐大的兵力,打下阿姆利則,強攻賈朗達爾都不是問題。

因為印軍在西北地區已經沒有裝甲部隊了,也丟掉了制空權,所以很難在新德里北面頂住巴軍的進攻。

到時候,就只能死守新德里。

守得住?

雖然在新德里附近,印軍有4個裝甲旅,不過全都只是編制,即這4個旅根本就沒有主戰坦克。

怎麼打?

更重要的是,巴軍為發動這次進攻,準備了大半個月!

在印度當局看來,這就是巴軍準備攻打新德里的徵兆。

為啥?

攻打新德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後勤保障能否跟上。

對此,印軍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

別忘了,之前為了把2個裝備“阿瓊2”的裝甲旅送上前線,不但用了大量時間,還耗費了大量資源。

那只是2個旅。

巴軍投入12個旅的兵力,後勤保障的負擔肯定更重。

對巴軍來說,還有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這就是,在境外作戰,巴軍必須考慮當地的情況。

什麼情況?

沿途的平民。

顯然,巴軍不可能說來就來,而不管平民的死活。

如果把這一點算上,那麼後勤保障就是一個天大的負擔。

要知道,西北地區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這裡有數億人,差不多相當於巴基斯坦的總人口了。

也正是如此,巴軍才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

比如,儲備足夠多的食物與燃料。

相對而言,如果是向新德里進軍,交通反到是次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