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兵敗如山倒(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午,巴軍再次發動進攻。
雖然這次沒有那麼猛烈,但是意圖更加明顯,就是切斷印軍的撤退通道,完成對20萬印軍的合圍行動。
充當先鋒的,仍然是2個裝甲旅。
此時,印軍也反應了過來,重點加強公路兩側的防禦部署。
當然,印軍的前線指揮官非常清楚,如果丟掉那條公路,那麼20萬印軍官兵沒有一個能夠逃出去。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必須守住公路,準確的說是擋住巴軍裝甲部隊。
為此,印軍投入了最後幾個裝甲營。
戰鬥打得極為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慘烈。
只是在下午兩點左右的那場裝甲遭遇戰中,印軍2個裝甲營的40多輛T90S坦克就全部戰損。
雖然印軍的頑強阻擊給巴軍制造了不少的麻煩,但是也僅僅是麻煩。
相對而言,巴軍裝甲部隊的損失幾乎可以完全忽略。
根據巴軍公佈的戰報,在當天沒有一輛“哈立德2”在戰鬥中損毀。
當然,這份戰報肯定有很大的水分。
以當時的交戰情況來看,巴軍裝甲部隊肯定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不過肯定沒有嚴重到喪失進攻能力的程度。
此外,也肯定有“哈立德2”在戰鬥中被擊毀。
只是,大部分受損的“哈立德2”都被拖了回去,而且在幾天之後就修好了,還再次投入戰鬥。
至於印軍,那就不說了。
到地遭受了多大的傷亡,印軍沒有公佈,巴基斯坦方面也沒有給出統計結果,或者說沒辦法統計。
唯一確定的是,巴軍在當天下午就俘虜了3000多名印軍官兵。
打到傍晚,巴軍總算完成了既定目的,佔領了拉合爾東面的那條公路,切斷了印軍的最後一條撤退通道。
只是,仍然晚了一點。
在此之前,至少有4個印軍旅撤了出去,而且是主力部隊。
當然,撤走的主要是官兵,主戰裝備幾乎全被印軍遺棄在了戰場上,其中一些是在撤退途中被巴基斯坦戰鬥機擊毀。
在巴軍殺到的時候,整條公路上都是印軍的坦克、裝甲車與運輸車輛。
到此,在拉合爾附近,也就是巴軍包圍圈裡的印軍還有大約18萬。
當夜幕落下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印軍戰敗了。
只是,印度當局仍然不肯承認失敗。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當天晚上,印度總理就責成總參謀長,立即制訂一份營救被圍印軍的作戰計劃。
為此,印度總理還批准了印軍總參謀部的一份方案,即把守衛新德里的2個王牌裝甲旅派過去。
王牌?
當然,只是印軍的王牌,或者說是面子部隊。
為啥?
這兩個旅,裝備的是印度自制的“阿瓊2”型主戰坦克!
當然,所謂的“阿瓊2”,其實就是在“阿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並不是重新生產的新式坦克。
“阿瓊”坦克?
要知道,這種坦克“好”到連印度陸軍都拒絕採購。
其實,就是因為“阿瓊”沒有達到印度陸軍提出的戰術效能指標,印度才耗費巨資從俄羅斯採購了1000多輛T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