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4門AR3超遠端火箭炮可是沙特陸軍的寶貝。

早在三年前,沙特陸軍就相中了這種華夏生產的,效能堪比戰術彈道導彈的超遠端火箭炮。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射程夠遠,威力夠大,精度夠高。

可以說,在全球範圍內,除了華夏陸軍自用的,沒有一種火箭炮的射程、威力與精度能夠與AR3相提並論。

以土豪的一貫作風,價格肯定不是問題。

按照沙特當局最先提出的採購協議,用20億美元購買72門AR3,另外用20億美元購買370毫米火箭彈的生產線。

此外,沙特還保留了180門火箭炮的意向訂單。

如果一切順利,沙特陸軍將在十年之內用AR3取代所有的M270。

反正就一句話,只要好用,那麼花再多的錢也值得。

只是,這筆軍火買賣從一開始就不太順利。

不是華夏不肯出售,而是沙特提出的要求有點過分。

這就是,要全裝型火箭彈,而不是出口型,即火箭彈的最大射程得達到華夏軍隊自用的400千米。

顯然,這個要求確實有點過了。

要知道,AR3的最大射程被限定在280千米,不是沒有原因的。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把DF3賣給沙特後不久,華夏簽署了限制中程彈道導彈出口的國際條約。

按照條約的規定,華夏不能出**程達到與超過300千米的彈道導彈。

火箭炮也在限制範圍之內。

雖然稱為火箭炮,但是火箭彈採用了慣性制導裝置,因此嚴格說來已經是配備了制導系統的彈道導彈。

那麼,沙特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過分要求呢?

很簡單,沙特希望把AR3具備戰略威懾能力,也就是能夠達到以色列本土,部署在科威特能夠威脅到德黑蘭。

顯然,以這兩個要求為準,280千米的射程明顯不夠。

談判僵持了一年多,沙特才做出讓步。

當然,採購數量與採購價格也大打折扣,用5億美元買了24門AR3。

至於之前提到的火箭彈生產線,沙特陸軍暫時也沒多少興趣,只是受當時的國際局勢影響,特別是跟美國的關係,沙特陸軍明確要求所有火箭彈配備基於“北斗”系統的衛星制導模組。

拿到這些火箭炮,沙特陸軍立即用了起來。

在葉門,24門AR3成為了沙特陸軍最重要的超遠端打擊火力,而且經常被用來執行定點清除任務。

實戰證明,5米的誤差絕不是吹出來的。

在很多時候,比如對付時間敏感目標時,AR3甚至是不可取代的。

此外,在執行正常戰術任務的時候,280千米的射程已經足夠了,甚至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正是如此,沙特陸軍決定增加採購數量,並且購買一條火箭彈的生產線。

半年前,沙特正式跟華夏簽署了購買火箭彈生產線的合同。

在沙特爽快支付了款項之後,華夏也按照約定交付了生產裝置,並且派遣技術專家為沙特皇家兵工廠培訓生產人員。

只是,購買火箭炮的談判卻沒有及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