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要手裡有錢,還怕買不到?
其實,資金也是一個大問題。
在FN公司宣佈退出的當天,印度國防部的高官就到了倫敦,正式跟BAE系統公司進行接洽。
不是為了購買D&F公司的槍械,而是為了購買M777牽引榴彈炮。
雖然首先裝備美**隊,而且是應美軍要求設計與研製,但是M777是貨真價實的英國製造。
生產M777的就是BAE系統公司,而且是BAE系統公司在火炮領域的拳頭產品。
雖然沒有獲得內幕訊息,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採購一種替換FH77的牽引榴彈炮是印度軍方近幾年的頭等大事。
因為沒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所以印度軍方很難拿到一個理想的價格。
以西方軍火企業的一慣做法,BAE系統公司肯定會開出天價,然後給負責採購的印度官員鉅額回扣。
除非印度當局打算等幾年再採購,不然就只能接受BAE系統公司開出的價格。
當年,正是因為大批戰鬥機即將達到極限壽命,急需替換的戰鬥機,印度才用80多億美元從法國購買了36架“陣風”。
此後,在國會做證的時候,印度國防部官員給出的解釋是,印度要的是現貨。
簡單的說,達索公司把原本為法國空軍生產的“陣風”賣給了印度,價格自然要比正常的貴一些。
這次,那就不是貴一些那麼簡單了。
關鍵就是,早在幾年前,在向美軍交付最後一批M777之後,BAE系統公司就關閉了生產線。
後來,為了拿到印度的採購合同,BAE系統公司還自討腰包來維持生產線。
可惜的是,招標流程走到一半,印度就終止了談判工作,而BAE系統公司投入的數千萬英鎊也全都打了水飄。
顯然,要讓BAE系統公司重開生產線,代價肯定不低。
按照英國新聞媒體的估計,印度大概需要用40億美元,才能從BAE系統公司買到300門M777。
此外,首批M777最快也要三年之後才能交付。
因為有過不愉快的過去,所以BAE系統公司肯定要印度支付重啟生產線的費用,在拿到錢之後才會開動。
保守估計,重啟生產線的費用不會低於5億美元。
當然,到底是多少,得看BAE系統公司是否願意做成這筆買賣。
M777的生產線一直就在那裡,並沒有拆除,而且BAE系統公司一直在向其他國家推銷這種牽引榴彈炮,也研製了一些改進型號,此外很多生產裝置與其他火炮共用,也就沒必要拆掉生產線。
在經過一週的艱苦談判之後,印度當局搶先公佈訊息,宣稱已經與BAE系統公司就採購M777達成意向協議。
數日後,BAE系統公司也公佈了訊息,只是有點出入,即印度只表明有采購M777的意願,談判還在進行。
又過了半個月,BAE系統公司才正式宣佈,已經跟印度簽署意向合同。
按照合同約定,印度將在年底之前支付3億美元的啟動資金,BAE系統公司在拿到錢之後的半之內恢復M777的生產工作,而印度將在此之前簽署正式採購合同,向BAE系統公司下達訂單。
只要了3億美元,表明BAE系統公司很想做成這筆買賣。
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印度陸軍根本沒有多餘經費採購替換INSAS的新式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