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FN公司正式宣佈退出印度陸軍採購招標。

到這時候,王棟才收到確切訊息,問題不是出在合同細節上,而是印度國防部把價格壓得太低了。

在最後一次談判中,印度國防部仍然堅持25億美元的超低底線。

此外,對合同具體內容,特別是涉及到售後服務的部分,印度國防部不肯退讓,依然堅持最初提出的超高標準。

這筆買賣,還能做成嗎?

用高峻的話來說,別說是FN公司,就算是D&F公司也肯定虧本。

看上去,5000美元的單價不算低,畢竟SCARH基本型的市場售價也就這個價,可是把售後服務與技術授權等算上,那就不算高了,更別說印度國防部堅持要讓國產率達到百分之百。

如果FN公司簽了這份合同,至少會虧損10億美元。

此外,FN公司的招牌肯定會砸在這筆買賣上。

關鍵就是,印度國防部不但要求第二批35萬支SCARIA在國內生產,還提出跟FN公司聯合推廣這種步槍。

為此,印度國防部提到,有信心讓周邊國家採購SCARIA。

當然,只是信心,不是保證。

問題是,有幾個周邊國家會給印度面子,而且這些周邊國家的需求有多大?

華夏與巴基斯坦的需求夠大,但是肯定不會給印度面子,更別說華夏採用的是自己的口徑標準。

尼泊爾與不但幾乎沒有軍隊,而且沒有多少錢給軍隊採購新式步槍。

孟加拉國陸軍不小,只是會首先考慮華夏產品,而且孟加拉國陸軍現役制式步槍就來自華夏。

緬甸內亂不斷,基本沒有購買力。

斯里蘭卡跟緬甸相似,受到國力限制,購買新式步槍的**並不強烈,而且會首先考慮華夏產品。

顯然,印度周邊國家採購SCARIA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推向國際市場?

FN公司早就把SCAR推向國際市場,而且得到了眾多民間使用者的好評,需要印度橫插一手嗎?

再說了,FN公司的產品一向以精良著稱,而印度產品的質量是另外一個極端。

哪怕FN公司的目的只是拿到印度的採購合同,沒打算從這份合同中賺到錢,畢竟FN公司的報價為35億美元,比D&F公司少了10億,也絕不會做虧本買賣,更別說砸掉百年老店的招牌。

其實,印度開價25億美元,也證明印度當局想搞砸這筆買賣。

別忘了,印度當局的心理底價是40億美元,而FN公司的報價在此之下,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壓價?

只要印度當局想要做成這筆買賣,就應該接受FN公司的報價。

至於印度當局為什麼要搞砸這筆買賣,肯定與之前爆出的醜聞有關。

採購招標搞得不歡而散,倒黴的就只有拉賈尼,針對**的調查也會在招標結束之後宣告結束。

如果招標繼續進行下去,肯定會有更多的官員受到牽連。

此外,印度也沒有損失什麼。

幾年之後,等風頭過去,再發起一次招標,照樣能夠讓FN之類的公司趨之若鶩,說不定還能買到更好的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