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投資意向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問題是,在對外輸出軍事力量的時候,如果依然採用原來的體系,即什麼都靠買,顯然不現實。
要知道,沙特不但在支援葉門政府軍,還在扶持敘利亞的**武裝。
就算能夠透過正規渠道購買到需要的武器裝備,可是完全靠進口,不但價格昂貴,供貨也沒有保證。
敘利亞與葉門內戰打了這麼多年,沙特當局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為此,也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
搭建一整套的國防工業是一項極為浩大的工程,需要數十年時間,因此沙特當局只能從最基本的著手。
先建立一座兵工廠,確保槍支與槍彈能夠自給自足。
顯然,如果跟另外幾家軍火公司合作,不要說十億美元,就算翻一倍,也未必能夠如願以償。
很簡單,這些軍火巨頭與西方國家政府的關係太過密切。
不管是為了賺更多的錢,還是不讓沙特獲得自行生產軍火的能力,它們都不會在沙特開廠生產軍火。
別忘了,沙特是阿拉伯國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多與猶太財團往來密切。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沙特就沒有獲得真正有價值的軍事技術。
當年,沙特從美國採購了上千輛M1A2SA主戰坦克,只得到了一座維修工廠,而且只能進行簡單維護。
直到從華夏採購“翼龍”2型無人機,沙特才第一次接觸到先進武器的生產技術。
這就是,華夏不但出售了一條“翼龍”2的生產線,還為沙特培訓技術工人,並且授權由沙特進行改造。
顯然,王棟是華夏人,也起到了加分作用。
第三點要求,其實就是沙特陸軍的大批次採購合同。
簡單說,在沙特建廠之後,只要D&F公司能把DF762步槍的價格降低到SCAR系列的平均水準,瓦利德將親自出面說服沙特王室,啟動陸軍換裝工作,從D&F公司採購八萬支新式步槍。
這意味著,要把DF762N的出廠價格控制在兩萬美元以內。
難度不小,不過並不是無法做到。
在此基礎之上,瓦利德提到,在沙特陸軍大規模採購DF762系列步槍之後,其他海灣國家也會跟進。
也就是說,預期銷量在二十萬支以上。
當然,這還是保底。
瑟琳娜也做了評估,如果把沙特的所有友好國家算上,特別是巴基斯坦,那麼DF系列步槍的銷量很有可能達到一百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哪怕最終把平均價格控制在一萬美元以內,也是一百億的銷售額!
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敢保證在未來十年之內銷售一百億美元的槍械,而且全是政府訂單。
真要做成了,D&F公司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槍械軍火企業之一。
也許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當然,王棟沒有看那麼遠。
不是沒有長遠的目光,而是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
連沙特軍方的大訂單都沒拿到,說在十年內賣掉一百萬支步槍,那不是好高騖遠,又是什麼?
顯然,這份合同,也就是投資意向書肯定得籤。
瓦利德王子是財神爺,不抱他的大腿,抱誰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