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總是會有收穫的,哪怕是用自己的身體換來的。

後悔到還不至於,只怕是往後再也不容易見到王予了。

此時的王予就在城外的山裡。

這裡是良山,鳥語花香,樹木蔥鬱。

現在站著的地方,本來是有個山洞的,卻已經看不出一點痕跡。

歲月總是能夠掩蓋住一切傷痛。

彭琪就葬在此處,看痕跡,似乎上官玉確實出門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矗立良久,王予才嘆息一聲,轉身離開。

**

在別人眼中,李成鳳的一聲,前幾十年是快意的幾十年,而自從去了一趟離州一切都變了。

作為李家的三公子,他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去輕而易舉的得到一切。

在蘇州他的武功出類拔萃,他對武功的點評讓許多人受益匪淺,也開解過不少江湖恩怨,讓一些年強忍視他為最年輕的少俠。

作為李家的弟子,他的書法化作成了一些名門大戶家中必須掛著的裝飾品。

他的琴彈奏的可以讓人忘俗,從而得到各種讚美。

認識他的人都會對他有不同的評價。

說他是李家的天才,“成鳳”二字名不虛傳。

可誰能知道他在外面的遭遇?

或許有人聽說過,卻都潛藏在心底,不會說出來。

但李成鳳不能不在乎,只因王予這個名字已經在他的心頭壓了好幾年了。

而現在這個人,卻已經從離州感到了蘇州,不日將要拜訪李家。

一直未曾忘記的那個同齡少年,似乎有從他眼前活了過來。

一句“驚不驚喜,意不意外。”讓他再也揮之不去。

其實對於王予的關注,李成鳳是下了大功夫的。

王予的過往,都可以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幾百萬字的書籍了。

每一次在得到訊息,王予要倒黴的時候,他都會去風雅樓,好好的慶祝一番。

可在慶祝過後時間不久,人家依然平安無事,而且過得越來越好。

今天他被族內告知,需要親去接應客人。

而這個人正是王予。

李成鳳忽然就有了些委屈,家族之內的人,都知道他和這人有過節。

讓他去接人,是在膈應人家,還是在侮辱自己。

風和日麗,萬里無雲。

二里橋的橋頭上,一個青年斜倚在在石欄上,怔怔的看著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