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十六年,永綏大勝大夏,因大將軍遲延章身受重傷,隨後兵權迴歸皇室,那時平南王府在朝中的勢力便已經如日中天了,皇帝雖然敬畏他,卻不敢再將兵權全權交予他來掌管,在一眾宗室子弟中,欽點了名不經傳的肅親王之子沈自絮為大將軍,自此領兵駐守西北一帶。

這個肅親王與平南王是堂兄弟,而肅親王又要年長平南王幾歲,十年前便仙逝了。

肅親王的封地就在西北的同州,自從新帝即位以後,他便再也沒有入過懷梁了,直到死後,平南王才諫言皇帝將他的靈柩遷回懷梁,也算是沒有辱沒他這個親王的名頭。

肅親王死後,他的長子沈自絮便承襲了他的爵位,成了新的肅王。

只不過,到了沈自絮這時,肅王已經是有名無實的存在了,遠在懷梁的達官貴人們也想不起遠在同州還有這樣一號人物。

直到五年前,皇帝大宴天下,沈自絮因召上皇都朝拜天子,皇帝終於才想起了他。

將兵權交給平南王他不放心,交給一個外姓人他同樣不安心,正好,宗室裡還有這麼個沈自絮能替他排憂解難。

同年,皇帝感念他們肅王一家駐守西北的功德,便同平南王提議,讓他來接管西北兵權,也算是給他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這件事是皇帝早就安排好了的,就連聖旨都擬好了,平南王就算反對,也是無力改變什麼了。

只不過,平南王雖然沒有改變皇帝的決定,卻也並沒有放任不管。

在這五年之中,待在平川的遲延章,可不僅僅是養傷而已。

平川和同州之間相隔不遠,同州有什麼風吹草動,在平川的遲延章便能第一時間知曉,這也是平南王沒有讓他早些回到懷梁的緣故。

不過,終究是人心難測,利慾薰心。

兵權到了沈自絮手中以後,他便大膽了起來,仗著平南王鞭長莫及,他暗中做了不少的小動作,雖然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事,但誰害怕他會成為下一個犯了謀逆之罪的八王。

也確實如此,平南王就是再手眼通天,他的手也伸不到同州去,更不能什麼都管,所以平南王最多也只能對他再三警告,而不能將他除掉。

如今,時局不清,風雲變幻,沈自絮手中的兵權便尤為重要了。當然,若是有哪個皇子能得到他的支援,勢必也會多一些籌碼。

只可惜,沈自絮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想要拿下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上同州,一路上沈元清一行人還是很順利的。除了路上遇上山匪攔路。好在他們身邊有高手相護,輾轉了好幾日,兩人這才到了西北,進入了沈自絮所管轄的地盤。

和途徑別的地方不一樣,同州除了入關時嚴苛了一些,便暢通無阻了。

他們入關時雖然隱瞞了身份,不過他們卻不知,自己的行蹤早就被肅王所洞悉了。

“王爺,敬陽公主又來信了!”

剛聽了侍衛回稟沈元清一行人的位置,便又有新訊息了。

聽到敬陽公主這個名字時,沈自絮皺了皺眉。

他接過侍衛手中的信,便同他點了點頭,侯在書房的侍衛盡數退出以後,他才展開信看了起來。

看完了信,沈自絮臉色也愈來愈黑了。

敬陽公主第一次來信來算溫和,她只說想要自己站外她那一邊,沈自絮雖然不會輕易站隊,不過他倒也能理解敬陽公主。

只不過這第二次來信,便幫他氣不打一處來了。

先禮後兵,敬陽公主這次直接威脅他了。別的人不知道當年八王聽命於誰,又是被誰推出去擋刀的,但沈自絮卻很清楚。

在老肅王沒有駕鶴之前,他作為肅王世子,一直都是待在懷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