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發起脾氣來,的確非一般人可承受。

柴宗訓沒想到賈龜圖會如此剛烈,還未傳旨撫卹,群臣紛紛告退。

不用想也知道,定是去弔唁賈龜圖。

身邊一下子只剩了幾個人,柴宗訓要說不慌,肯定是假的。

雖說槍桿子裡出政權,但只有槍桿子,那也是不行的。

下旨追贈賈龜圖中書令,優加撫卹之後,柴宗訓趕緊來到翰林院。

自大理州歸來之後,馮平告老還鄉,現在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是蘇德祥,所以此次男女之爭,並未看到馮平身影。

蘇德祥同樣出身名門,且是科考狀元,自然也是當世大儒。

他和馮平比,有一樁好,不喜歡摻和朝政,平日裡只是皓首窮經,所以存在感不強。

“臣等參見皇上。”蘇德祥帶著一干翰林院學士跪下迎接。

“平身吧,”柴宗訓轉頭坐下:“蘇學士,朕命你寫的兩個碑文,完成得怎麼樣了?”

“回皇上,初稿已然完成,只是有幾個用詞還需斟酌。”

“哦,儘量嚴謹恰當吧。”

“臣遵旨。”

閒聊幾句,柴宗訓拍拍扶手:“外面鬧哄哄的,還是這裡清淨。”

“回皇上,讀書本是清淨之本,腹有詩書,自然寧靜。”蘇德祥隻字不提外間的喧鬧。

柴宗訓進入正題:“今日此來,是朕有一事不明,要請教各位大儒。”

蘇德祥忙到:“臣等惶恐,請皇上示下。”

“蘇學士,”柴宗訓問到:“你說這三綱五常,他有沒有先後?”

“回皇上,”蘇德祥說到:“此乃聖人之訓,並無先後。”

“君為臣綱,為君者正,為臣子做出表率,方能君正臣忠,社稷興旺。”

“父為子綱,為父者慈,為子女做出表率,方能父慈子孝,家族和諧。”

“夫為妻綱…”

“好了好了,”柴宗訓有點不滿意,蘇德祥一點政治敏感性都沒有:“這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朕三歲就學過了。”

“朕想知道的是,難道三綱五常真的沒有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