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三 開銀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柔再次來到宮裡,柴宗訓和符昭正歡天喜地的逗著孩子。
見到趙柔,符昭上前抓住她的手:“郡主,這些日子真的太感謝你了,把孩子照顧得這麼好。”
趙柔淡淡一笑:“不用謝,誰叫我也喜歡這孩子呢。”
“郡主,案情聽清楚了嗎?”柴宗訓問到。
“清楚。”趙柔壓抑住自己的情緒。
柴宗訓又問到:“進宮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符昭笑到:“這還用問,當然是來看看孩子啊。”
趙柔跟著擠出一絲笑容:“對啊,我怕孩子突然離開我會哭鬧,所以來看看。”
此時太監萬華進殿到:“皇上,禮部侍郎劉以銘求見。”
柴宗訓叮囑紅袖:“可要將皇后娘娘和小皇子照顧好,朕去去就來。”
柴宗訓一走,趙柔撲通一聲便跪下了,符昭慌忙拉她:“郡主,你這是做什麼?”
趙柔哭到:“娘娘,我求你把孩子還給我好不好?我答應你,只要你把孩子給我,以後我可以離你們遠遠的,再也不打擾你們,更不會痴心妄想進宮為妃為嬪。”
“郡主,”符昭正色到:“我謝謝你這段時間對皇子的貼心照顧,但他畢竟是我的孩子,我怎能將他給你?”
“大不了你再和皇上生一個,”趙柔說到:“可我只有這孩子一個。”
符昭有些不悅:“我和皇上不管生多少,都是我們的孩子,絕不可能給你。”
“我對孩子的愛不會比你少半分,”趙柔忿忿到:“為了孩子,我不惜與董遵誨為敵,不惜蒙受不白之冤,可你呢,只會躺在床上哭泣,孩子跟著我絕對會更好。”
符昭說到:“你這是什麼奇怪的想法?我知道你一直對皇子很好,皇上也下旨皇子以姨母稱你,你可以隨時進宮來看他。但你不能仗著喜歡他,就要讓他與我母子分離。”
一旁的紅袖說話就要尖酸得多:“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人,一個黃花閨女,卻要搶別人的孩子做自己的兒子,這是不要臉了嗎?”
“紅袖,”符昭喝到:“不要胡說,若非郡主與皇子有緣,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皇子。”
紅袖撇撇嘴:“郡主,奴婢勸你還是好自為之吧,別鬧到最後皇上不准你進宮,你便再喜歡皇子也看不到了。”
趙柔之所以等到柴宗訓走了之後才要孩子,就因為她知道符昭拉不下面皮說狠話。
但紅袖若將此間情形說與柴宗訓知道,那可是個狠心的主兒。
趙柔不甘的起身:“娘娘,方才因為捨不得孩子,以至於鬼迷心竅說了些胡話,還請娘娘恕罪。”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不會放在心上的。”符昭說到:“你是皇子的恩人,今後隨時都可以進宮來看他。”
“多謝皇后娘娘。”
柴宗訓到了文德殿,劉以銘已在此等待。
“劉卿何事見朕?”柴宗訓問到。
劉以銘執禮到:“回皇上,東丹國使臣來到汴梁,欲與中原重修舊好。”
“東丹國不是遼的屬邦嗎,為何要與中原重修舊好?”柴宗訓問到:“裡面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回皇上,”劉以銘對到:“東丹國原名渤海國,是長期活躍於東北的政權,唐時曾歸附於中原,封其首領渤海郡王,所以才有渤海國名。”
“只是後來中原戰亂,遼人便趁機佔了渤海國土,渤海人拼死抵抗不住,便大批逃散,部分亡入高句麗,部分亡入更北的女真。”
“遼人將剩下的渤海人全部遷入其內陸為奴為婢,渤海國改東丹國,以遼國皇室管理。亡入高句麗和女真的渤海人本想借助這兩國力量,可這兩國原就是遼之臣屬,若非貪圖東丹財貨,根本不會施救,怎會出手相助。”
柴宗訓接話到:“所以東丹國便想到了中原?讓朕當這個冤大頭?”
“皇上,”劉以銘說到:“臣聽說東丹國土地是黑色的,不論種什麼,產出都比中原至少大一號。”
“東丹國自隋唐時就屬中原版圖,目下我大周兵強馬壯。東丹既派使者前來,皇上何不將計就計,王師出幽薊,將其收歸?”
又一個窮則擱置爭議,富則自古以來。不過東北那旮沓,確實富饒。
根據他有限的遼國曆史知識,以及這個時候兩邊的交流,柴宗訓知道現在的遼國在明主耶律賢的治理下,國力正在好轉。
東丹國雖然只是個臣屬,遼人究竟願意花多少力氣去保住無法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