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八 侍中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柴宗訓說到:“誰說孩子大了就不能摟摟抱抱了?夫妻敦倫本是天經地義之事,誰敢說三道四?”
只要符昭不說什麼,太后那邊可以慢慢拖,既是漕運不通,柴宗訓八百里加急命劉光義派戰船趕緊運一批糧食到汴梁先解燃眉之急。
急務處理完之後,就該去看看趙匡胤啦。
這幾個月,朝堂上沒有皇帝,沒有宰相,也沒有侍中,只有一個軟弱的紀王柴熙謹勉力維持,曹翰從旁協助,好在並沒有什麼大亂子。
得知皇帝親臨,趙匡胤下令開中門,鳴禮炮,並在下人的攙扶下拖著病體親自到門口迎接。
柴宗訓一眼掃過去,趙匡胤比幾月前消瘦不少,臉色蠟黃,雙目無神。他趕緊上前一步:“朕是來探病的,倘因此勞動宋王以至病情加重,那朕的罪過可就大了,快些扶宋王回房去。”
趙匡胤一副感激的模樣:“臣纏綿病榻數月,只因心中惦念著皇上,如今得見天顏,臣雖死無憾矣。”
“宋王正值盛年,何必說此不吉之言?朕還得宋王扶助好多年哩,快些回房,朕好好與你說說。”
趙德昭迎了上來:“皇上請。”
柴宗訓忽然想起趙柔:“宋王病重,昭義郡主有沒有回來看看?”
趙德昭搖搖頭:“臣也沒想到柔兒會如此絕情,說什麼既已入空門,便早就四大皆空,世間再無趙柔此人,她也沒什麼父王,更沒什麼哥哥。”
“想不到她竟如此執著。”柴宗訓嘆了口氣,接著問到:“宋王到底什麼病,怎地幾個月下來消瘦至此?”
趙德昭囁嚅幾下,竟嗚咽起來:“皇上,太醫說父王是痰火病,這痰火病可是不治之症啊。”
“怎會如此?”
“原本父王身體一直好好的,可長期不注意保養,又操勞過渡,才至染上此症,據太醫所說,父王恐怕時日無多啦。”
“不會的,”柴宗訓安慰到:“宋王吉人天相,定會沒事的。”
趙匡胤回到病床躺下,看著他的模樣,柴宗訓也頗有感觸。
自重生以來,雖然一直授予他權柄,但柴宗訓卻也時時防備著他,說白了就是要好好利用他的才能。
即便此次突然聽說趙匡胤病重,柴宗訓第一感覺趙匡胤是不是趁著他不在,然後設法謀奪些什麼。現在看到他這樣子,才知道誤會了他。
“皇上,”趙匡胤說到:“是臣沒用,如今汴梁城中並不平靜,臣不僅不能為皇上分憂,反倒累皇上大駕探視,臣實是罪無可恕。”
“宋王說哪裡話,”柴宗訓說到:“宋王為國事操勞,是朕太貪玩,連累宋王至此,說到有錯,錯的是朕。”
“皇上可折煞臣了。”趙匡胤掙扎著要起身行禮。柴宗訓急忙阻止:“宋王安心養病,朕一定會延聘名醫把宋王治好的。”
趙匡胤搖搖頭:“皇上,臣的身體,臣心裡有數,怕是時日無多啦,只是臨終之前能見駕,臣倒有幾句肺腑之言想說。”
“宋王但說無妨。”
趙匡胤抬眼到:“你們都出去。”
趙德昭擺擺手,連同所有下人都退出房間。
趙匡胤咳嗽幾聲:“皇上,臣恐將來無法再隨侍在側,今日所言,便是得罪聖駕,臣也不得不說啦。”
“如今外間混亂,根源雖在符氏,卻也因朝中有人推波助瀾,其目的只為侍中之位。”
“朝中雖亂,可為侍中者也不過數人而已,一便是戶部堂官,二是大郎,三是曹翰曹大人。”
“只是戶部堂官一路由符氏拔擢,必不敢覬覦侍中之位,所以此次紛亂,他乾脆躲到一邊坐山觀虎鬥。”
“大郎蒙皇上恩蔭,署理銀行之事,並掛戶部侍郎銜,看似非常適合接任侍中,然大郎歷練有限,算個帳還可以,卻並沒有主持全國轉運之能。”
“都察院雖新立,但在曹大人署理下已日趨平穩,曹大人似可升任侍中,但其人無謀,更不適合侍中之位。”
柴宗訓問到:“那依宋王之見,誰人可為侍中?”
趙匡胤說到:“嶺南,慕容德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