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〇 大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柴宗訓思慮一陣:“只要工程招標時程式正常,工程質量有保證,賺多少錢本公子倒不在意,只是這廣蓄崑崙奴,倒是個隱患。”
董遵誨說到:“公子放心,親軍司一直有密探盯著,索性趙匡美蓄如此之多的崑崙奴,只為包攬工程賺取,並無異心。”
資本主義萌芽,農工商平等,現代化的銀行,依然不能抹平人與人的等級差距。
到達幽州時,柴宗訓接到劉廷大勝的奏摺,除下旨嘉獎外,命其仍舊遊離柔佛海,護衛航道安全。
幽州城的建設一如現代都市,寬闊的混凝土馬路,宏偉的宮室,各部衙門均以水泥製造,裝修依舊是炎夏曆來風格,看上去古樸而莊重。
楊業和曹翰已在此督工多日,許久未見到柴宗訓,自然是要多親近親近。柴宗訓也正好趁此機會在城內四處走走看看,對不合心意的建設提出修改意見。
這麼走走停停,回到汴梁時已過了數月,還未歇口氣,禮部尚書賈龜圖便匆匆進宮:“皇上,大理國皇帝段素順率使團已到達汴梁多日,懇求見駕。”
說到大理國,其實和吐蕃一樣,是柴宗訓的遠期收歸目標,畢竟那個地方自然條件太差,以現在的科技,收歸之後除了齷齪不斷,暫時並沒有什麼實質好處。
自柴宗訓登基以來,大理國不時會派使者前來表示通好,也有商旅往來兩地,除此之外並無更多來往。
柴宗訓問到:“賈卿家,那段素順突然親自來訪,可有何事?”
賈龜圖對到:“回皇上,臣也覺得奇怪,大理雖與中原交好,但皇帝親自來訪,這在四夷來說尚屬首次。臣屢次相問,段素順卻只說仰慕中原文化,願與中原通好,所以親自為使前來。”
柴宗訓稍作思慮:“他就不怕朕將其扣押為質,索要好處?”
“回皇上,”賈龜圖又對到:“臣也曾試探過,那段素順似乎並不在意此事。”
“那倒奇了,”柴宗訓想了想:“傳旨,明日早間會見大理皇帝段素順。”
這時候的大理國,倒真與《射鵰英雄傳》描寫的差不多,因為篤信佛教,皇帝晚年都會出家。當然,一陽指和六脈神劍的沒有的。
翌日,柴宗訓端坐大殿,段素順率著一干臣子依禮而入。
到得大殿後,段素順忽地跪下:“臣段素順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中原群臣訝異不已,柴宗訓連忙站起來:“中原與大理本是友好鄰邦,朕與閣下均是皇帝,閣下無須對朕行此大禮。”
段素順抬起頭來,大呼到:“皇上,先時大理本為炎夏國土,爾後為蠻夷所侵,段氏先祖原為炎夏子孫,自當驅逐蠻夷,恢復炎夏。只是後來中原四分五裂,段氏只好暫時自立,替皇上守護大理。如今天下一統,正是大理歸順中原之時,懇請皇上受納。”
此時的大理疆域,可不僅僅只是彩雲之南一省大小,其還包括了夜郎西南,蜀中西南,以及真臘、安南、以及蒲甘的部分地區,雖然土地貧瘠,但疆域卻很大。
柴宗訓一統天下已多年,一直與大理相安無事,如今無緣無故來投,其中必有蹊蹺。
“閣下快快平身,”柴宗訓開口到:“大理雖原屬炎夏,然百姓心屬段氏多年,朕之大周願與大理互為兄弟之國,朕與閣下平起平坐。”
段素順卻並不起身:“皇上折煞臣了,當日段氏先祖僭越,便已是大逆不道,臣安敢與皇上論兄弟?只求皇上受納大理歸順,臣便無憾了。”
柴宗訓微微皺眉:“閣下,非是朕不願受納大理,只是四海諸夷,個個皆口稱歸順,朕豈能厚此薄彼?”
段素順有些著急:“皇上,大理豈與諸夷相比?諸夷皆在四海之外,大理本為炎夏王土,且在中原環抱之中,此時歸順,正當其時。”
柴宗訓不想與段素順兜圈子:“閣下,中原與大理向來友好,朕也並無吞併之意,閣下為何突然率眾來投?倘不說清楚,朕是萬萬不敢受納。”
段素順怏怏到:“皇上,雖中原與大理向來友好,然段氏德薄,如今大理國內叛亂四起,民不聊生,朝政一日不如一日,人心皆向著中原,既如此,臣不如率眾來投,倒算是一條明路。”
大理國本是各種夷民混居,自立國以來一直叛亂不斷,倘因為此便率眾來投,柴宗訓自是不信:“恐不止於此吧。”
段素順有些繃不住了:“皇上,大理遭朱玀大軍入侵,倘皇上不發王師援救,大理恐為朱玀所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