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非周師只追到國境線便放棄,這一趟怕是要全軍覆沒,而這個時候高句麗皇帝王伷才剛剛拿到王治上奏的捷報,正在廷議該如何賞賜。

看到這一萬多殘兵敗將,王伷有些不敢相信:“九弟,怎會如此?”

王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臣對不起你,誰能想到那中原反應過來之後會殘暴如此,臣毫無還手之力,以至於連周師軍士在哪都沒看到,就有士卒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朕知道周師又三段流的火銃,”王伷收到:“但火銃需要火炮推進掩護,如今大雪封山,周師火炮是如何機動的?而且火銃換藥需要時間,五萬大軍怎麼也不能只回來萬把人吧。”

“皇上,”王治說到:“臣冒死偷看過,周師火炮已不是那種重逾千鈞的大鐵管,而是長不過數尺的小鐵管,支撐在地上開炮,僅一人便能扛著火炮上山下海,臣實在是不敵啊。”

說罷王治又掏出一包彈頭:“周師火銃裡的彈藥,已不似先前的鐵子石頭,而是這種鋼頭,任何盔甲都抵禦不住,還有不少士卒身體被擊成對穿。只要此物沾在身上,便是糜爛一片。”

王伷仔細看了看彈頭:“此物竟有如此厲害?”

“皇上,”王治說到:“臣無能,如今周師陳兵邊界,倘中原皇帝下旨報復,那周師便隨時會攻入我高句麗來。”

“不能吧,”王伷倒是挺有信心:“高句麗苦寒,想當年隋因無道攻伐而亡國,便是盛唐之時,也無法攻入全境,中原如今方徵渤海,還有餘力攻入我高句麗?”

王治說到:“皇上,徵渤海所用的不過是遼東邊軍而已,且不費吹灰之力,大周精銳的控鶴軍、鐵騎軍、背嵬軍根本未動哩。”

一旁宰相柳成敏說到:“皇上,當日臣便知乞乞長海未安好心,雖聯軍劫掠,但中原卻一直未絕商道,足見中原之大度。如今情勢,皇上不如修書一封,向中原請罪。”

這個王伷怎麼能答應:“高句麗並不臣屬中原,朕與中原之主同為皇帝,雖朕的軍隊劫掠了遼東,但我高句麗也付出了四萬勇士陣亡的代價,朕為何要向中原請罪?倘中原來攻,不過集結全國兵力抵抗便了,為何要行此有辱國體之事?”

眼見他如此激動,王治在一旁勸到:“皇上,此事原本由高句麗挑起,為宗社危百姓計,皇上還是上一封請罪書吧。”

王伷正在猶豫,右丞相樸步成雙目圓瞪,怒罵到:“爾等亂臣賊子,竟逼迫皇上向中原請罪?如此有辱國體,將來死後如何去見高句麗列祖列宗?當年強如天可汗,入侵高句麗時也曾被我勇士射瞎一隻眼睛,從此再也不敢染指遼東,區區郭氏,有何懼哉?”

天可汗入侵高句麗被射瞎一隻眼睛的事,見諸於高句麗史書,就像孔子,端午節,象棋都是他們的一樣,反正胡說八道又不上稅。人家高句麗可是宇宙帝國,全世界都是它的。

有人幫腔,王伷自然來勁了:“九弟,你雖兵敗遼東,不過也為社稷搶回了不少糧食,就算功過相抵吧。至於邊境之事,倘周師敢踏入我國土一步,朕定叫他有來無回。”

柴宗訓哪裡有時間去理會高句麗這種小角色,剛剛拿到大食的八百萬黃金,一半用於豫州、青州、徐州、兗州的義務教育,另一半全都投入在鐵路研究上。

何輝組織雜役,在汴梁郊區日夜施工,依照柴宗訓的大致描述弄了條鐵軌出來。沈英也按照圖紙,弄了臺蒸氣機車出來。

因為只是試驗可行性,所以機車很粗糙,只是左右四對輪上架了個鐵皮屋。

以現在的蒸氣技術,讓機車動起來沒有任何難度,難就難在如何提高馬力和控制。

畢竟黑水以南到幽州還是有山川湖泊的,鐵路不可能一直直行。

此次鐵路專案,沒有一個臣僚反對,原因無他,沒有花國庫一分銀子,都是柴宗訓自己想辦法掙來的。

皇上自己賺錢自己花,而且花在遼東運糧的事情上,哪個不開眼的敢反對。

聽說科技局今日要試驗火車,恰逢沒有朝會,很多大臣齊聚試驗場地,等著看這蒸氣推動的車。

蒸氣機車已準備完成,後面掛有十節車廂,每節長約五丈。

其實機車已在這鐵軌上試驗走過許多次,只是還從未掛過車廂,為了計算運力,柴宗訓讓數百雜役都坐在車廂裡。

“嗤…嗤…”白色霧氣從煙囪猛烈往外冒,沈英緊張的握住控制桿往前以推。

“咔”的一聲,機頭震動一下,傳動輪開始快速轉動,輪上的力透過齒輪和皮帶傳到車輪上,車頭緩緩向前,後面掛著的車廂被拉得咔咔直響,跟著車頭緩緩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