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二 走馬上任(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代,官吏雖然是一個詞,但官和吏的地位有天淵之別。
官是朝廷統一任命,每一份委任狀上都有吏部和宰相的大印。而吏是官員招聘,服務於官,有些雖也有品級,但終歸不入流。
當官的出身方式只有三種,一是科場出身;二是戰場持續立有大功,以武轉文;三就是蔭封。官員在任職內沒有出現問題,一段時間內透過考核便可以晉升;但吏只能不斷加強學習,以求官員賞識。
官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可以治理一方百姓,或署理一方面事物,而吏只是協助官員完成這些事情,所有權力都來自於官。
造作局的工匠全都屬於拿著薪俸的吏員,相當於幫助主事何輝完成造作工作,內部也有工段長之類管事的人,但全都屬於何輝的附屬,能否續聘,與朝廷無關,就是何輝一句話的事。
而沈英五人若成了工部的郎中,那就是朝廷的正史官員,升遷任免都有朝廷考核。
“皇上,”沈英開口到:“小人等皆是苦出身,誰曾想有朝一日還能到造作局當差,不僅能養活一家老小,還能有些結餘置點家產,讓子孫後代有所依靠。小人等感佩生在了好年程,無不叩謝皇恩浩蕩。”
“忽然得了五萬錢這天大的富貴,本已異常惶恐,哪知還能入仕為官光宗耀祖,小人等實在擔當不起。”
柴宗訓淡淡一笑:“沈卿之言差矣,卿不聞‘王侯將相豈有種乎’?只要忠心於朕,造福社稷,實心任事,便可入朝為官。所謂‘學而優則仕’,朕以為還可加一句‘技而優則同仕’。”
沈英搖頭到:“皇上,小人等五人,除小人幼時入過一年學堂識得幾個大字外,其餘人等均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造火炮,造炮彈,冶煉之術,皆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技法。倘是入朝為官,一來有辱斯文,二來迎來送往公文皆不識,豈非貽笑大方?”
“正是這樣,卿等才更該入朝為官。”柴宗訓說到:“造作局雖大,卻不能囊括所有的工匠。”
“卿等幸運一些,生在離汴梁不遠的地方,所以很方便就進入造作局當差。可還有那些偏遠地方的工匠呢?他們也一樣付出辛勤勞動,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們只是把讀書人讀書的時間用以鑽研技術,付出的苦工不一定比讀書人少,地位卻要低得多。”
“朕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告知天下所有的工匠,倘是技術精湛,一樣可以入仕為官。”
“至於卿等所說之官場迎來送往,這個大可不必擔憂。朕先前與何卿已有計劃,成立科技院,專以研究造作提高百姓日常生活質量的機械,以及威力更大的火器。一來造福社稷,二來讓百姓永享太平。”
“朕需要卿等入朝為官,以為天下匠人典範。告訴他們,只要精研技術,一樣有出路,一樣可入朝為官。如此當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匠人之中,為科技院的成立夯實人才基礎。”
“再者,卿等若入朝為官,不僅光宗耀祖,更能恩蔭子孫,豈非比造作局做個小吏要強得多?卿等雖為工部郎中,卻仍屬何輝何大人麾下,有他庇佑,誰敢為難卿等?”
“即便有些不識趣的讀書人要同卿等吟詩作對,卿等也可讓他做個炮彈出來試試?這就是術業有專攻,你讀你的書,我研究我的奇淫巧技,無非都是為了造福社稷,豈有高低之分?”
柴宗訓一番話,讓沈英很是心動,回頭掃了一眼,其餘四人也是熱切的看著他。
五人對了一個眼神,離席跪下到:“臣等不識皇上深意,實是罪該萬死。自今往後,願為造福社稷效犬馬之勞以將功折罪。”
“好,好,”柴宗訓笑著抬手到:“卿等請起,只要卿等堅定信念,朕看這天下還有誰敢看不起匠人?”
五人再次叩首:“皇恩浩蕩,臣等銘感五內…”
“好啦好啦,”柴宗訓打斷他們:“那些場面話就不要說了,朕只看行動的,先陪朕來個不醉不歸吧。”
對於五個大字不識的匠人做官,馮平實在是意難平。雖然他也是蒙祖上恩蔭,但好歹是真正考過科舉的人。
這裡又有一個題外話要說一下,這個時代的科舉,分為進士科和明經科。
進士科,那是真真正正一路考取上來,有實料的人。
明經科是對既得利益的一種妥協,要簡單很多,是為那些出身高官貴戚的人量身打造。
進士科出身的人,也許官職比明經科要低很多,但並不妨礙進士科鄙視明經科。
在有共同利益的情況下,科場出身集體鄙視武將或直接恩蔭出身的官員。
但在內部,進士科一向是瞧不上明經科的。
不過馮平卻不同,以他的出身,原本可以考明經科,但人家是正正經經進士出身。
五人的委任狀上,有吏部和宰相的大印。
吏部雖是天官,但目前等著致仕的狀態,啥事不管,馮平只能去找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