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八 尋祖(第3/3頁)
章節報錯
陳烈鈞說到:“家中原是中原人,三百多年前為避禍,舉族遷去了蘇祿。”
“哦,原來是這樣。”陳烈勇贊到:“想不到公子家族去到蠻夷三百多年,卻依舊鄉音不改。”
陳烈鈞客氣到:“這義門世家千餘口兩百多年不分家,豈非更難得。”
說著便路過一個大水池,十數婦女正在此淘米。
“此便是為千人同食做飯的洗米池吧。”柴宗訓問到。
“是的,”陳烈勇抬手一指:“那邊便是饋食堂。”
看不到饋食堂全貌,但能感覺裡面很熱鬧,柴宗訓問到:“傳說舉宗千餘口,怎地沒看到人?”
“公子有所不知,此時正是秋收時節,舉宗人丁正在地裡收割,所以白天沒有人。”
“啊?那我們豈不是叨擾了?”
“無妨,”陳烈勇說到:“因前朝皇帝謬讚,家中常有人來訪,所以特備有人招待。”
終於走到一處正堂前,堂中一人正襟危坐,忘我讀書。
陳烈勇將幾人帶進去,執禮到:“烈朝兄長,有汴梁貴客來訪。”
看書之人正是義門世家禮賓陳烈朝,他連忙起身相迎:“歡迎幾位貴客,請坐,奉茶。”
玉黍已經有些不耐煩,這個地方除了房子大一些,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她小聲嘟囔到:“這裡冷冷清清的,如何看出中原為何繁華?”
“鄙人陳烈朝,未知幾位貴客怎麼稱呼?”
柴宗訓拱手到:“蘇軾,這位陳烈鈞,秦阿丹和堂妹玉黍。”
陳烈朝也執禮到:“原來是蘇公子,陳公子,秦公子和玉黍姑娘。”
柴宗訓笑到:“方才這位仁兄陳烈勇,禮賓又名陳烈朝,我們這邊也有一位陳烈鈞,莫不是你們有什麼關係吧。”
陳烈鈞已有些迫不及待:“此處可是陳王后裔?”
“正是,”陳烈朝說到:“本宗始祖,乃宣帝六世孫陳旺,未知烈鈞兄先祖?”
“你我正是同宗,”陳烈鈞喜到:“我家於三百多年前為避暴隋追殺,舉家遷往蘇祿,始祖正是宣帝第七子,湘江王叔銘。”
“啊,我家是宣宗五子,岳陽王叔慎,與湘江王正是一母同胞。”
“烈朝、烈勇,是否為陳王御極後排下的字輩‘烈’?”
“正是。”
“大哥。”陳烈鈞激動的抓住陳烈朝的胳膊。
陳烈朝也興奮的抓住陳烈鈞,這種興奮,更甚於他鄉遇故知。
“雖然他們的祖先是兄弟,但已經過了三百多年,怎麼還是這麼激動?”一旁玉黍不解的小聲問到。
秦阿丹輕輕搖頭:“我現在也是一知半解。”
柴宗訓淡淡一笑:“在這裡呆上幾日,你便能明白他倆為何這麼激動,也就能明白中原為何能同時擁有多個超級大都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