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六 吸引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麼後人聚到一起了嗎?”玉黍聽得興起,趕緊問到:“這是多久的事了呢?”
陳烈鈞笑到:“玉黍姑娘且聽我慢慢道來。”
“家祖五兄弟同樣散落南海諸夷,只是當地不事耕種,且不懂我中原禮儀,對外來人頗為排斥。”
“幸而皇天護佑,家祖總算在夷地站穩腳跟,其中之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其後積累其家資,便在諸夷尋找宗親,這海外貿易,也是因此而起。”
“雖因後主昏庸而丟了江山,但天可憐見,陳王后裔在諸夷都發展得很好,四百年繁衍生息,所有宗親加起來,竟有數萬之眾。”
玉黍撲閃著大眼睛:“那五兄弟究竟團圓了沒有嘛。”
“妹妹,”秦阿丹說到:“自然是團圓了,不然陳兄怎知宗親加起來有數萬之眾。”
“哦,”玉黍點點頭:“不怎麼離奇嘛。”
“那是陳兄輕描淡寫罷了,”秦阿丹說到:“便如阿巴斯叔父與我父親,若非遇上風暴,又遇海盜,再有蘇兄行船經過,恰巧慕容郡公徵召翻譯找到了我,這裡面但凡一個條件對不上,叔父都不可能與父親相聚,而這些條件,卻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遇不上一次,而陳王的後裔,可是在人生地不熟的蠻夷之地創業,其中艱辛可想而知。且叔父與父親分別不過四十年,而陳王后裔分散各地已四百年啦。”
陳烈鈞繼續說到:“經過四百年的發展,各宗親已在諸夷站穩腳跟,更有甚者,已是當地舉足輕重之人,若要他們歸國,實非易事。”
秦阿丹笑到:“我聽說陳兄與蘇祿侗王是世交,陳家是蘇祿海外第一商號,若要陳兄歸籍,怕是不願意的吧。”
“我願意,”陳烈鈞說到:“眼下蘇祿學中原禮儀,流通中原紙幣,與中原已無異,於我來說,歸籍有減稅優惠,何樂不為?只是其他宗親,就很難說啦。”
“歸籍這件事情上,遵循自願原則,”柴宗訓說到:“有遺民散落海外,將來我朝再派使者,也好有個嚮導,往來貿易也要方便得多。”
陳烈鈞說到:“回蘇祿後我會將此事報與家父知道,若他同意,正好舉族回遷嶺南。”
“闔家團圓,太好啦。”玉黍拍手到。
秦阿丹憐愛的一笑:“玉黍,這叫落葉歸根。”
“哦,落葉歸根,”玉黍話鋒一轉:“蘇公子,上次臨別時我給你的花盆,落葉了嗎?”
花盆?柴宗訓一個激靈,想起玉黍在海中掙扎卻不肯捨棄花盆的樣子。
雖是臨別相贈,但柴宗訓對花花草草實在不感興趣,且一天事務太忙,腦子總在想些國計民生的事情,早便花盆忘在了角落。
“那個,”柴宗訓說到:“那個長得可好了,怎麼會落葉。”
“你騙人,”玉黍嘟嘴到:“瑪雅人說了,那東西只能活一年,現在已過了幾個月,怕是快死了吧。”
“那東西也是瑪雅人給的?叫什麼名?還有,瑪雅人生活的地方叫什麼?”柴宗訓一連幾個問題。
玉黍回到:“瑪雅人叫它巴塔塔,很甜,很能飽肚子,至於瑪雅人生活的那個地方,大家都叫摩斯歌。”
甜?能飽肚子?不定又是什麼新物種。上天真是眷顧那塊土地,據說很多物種原產地都在那附近。
只要能飽肚子,對柴宗訓來說就是好東西,他急忙起身:“陳兄與阿丹少坐,我去將巴塔塔取回奉還給玉黍。”
回到宮中,柴宗訓四處翻找,可哪還有花盆的影子。
太監萬華急忙迎上來:“皇上在尋何物?能否說與老奴知道?”
“花盆,你可曾見到朕自嶺南帶回的花盆?”
“老奴該死,”萬華慌忙跪下來:“那花盆擺在宮中不久便碎裂,老奴已將其丟棄,懇請皇上治罪。”
“什麼?”柴宗訓怒到:“誰讓你丟的,趕緊找回來。”
東西已經丟了幾個月,還到哪裡去找?萬華只是不停磕頭:“老奴該死,老奴該死。”
柴宗訓平復一會,問到:“丟棄時花盆可曾開花?”
萬華說到:“回皇上,花盆裡無花,裡面種植的不知是何物,竟將花盆脹破,老奴只得將此物移植御花園,將花盆丟棄。”
“快帶朕去看看。”
倆人急忙到了御花園,萬華指著一片圓錐葉說到:“皇上,正是此物。”
看到這個葉子,柴宗訓再熟悉不過,那時候拿著小鐵鏟,挖的最多的就是它。
“紅薯,哈哈哈,玉黍,你是我大周的福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