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八 發行紙幣(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一元和一厘之價值,就是購買力量化後之單位,離開實際應用場景,毫無意義可言。”
“紙幣的出現,就是令交換媒介去繁就簡,更輕易的就能進行交換這個動作。既為媒介,無論紙張、亦或金銀,還是貝殼或者木頭,都可替代之。而就去繁就簡一節來說,當下紙幣無疑最為合適。”
“譬如方才宋王所說,僱工五日薪酬為一元,此便是將勞動力商品化,一日勞動力換取兩角錢,省去了你幫我一日工,我須得還你一日的繁瑣。”
“況紙幣相較於金銀,更加便於攜帶。而且它只作交易之用,必要時仍可以回銀行兌換成金銀銅錢。”
一番大論下來,廷臣面面相覷,你把話都說完了,我們說什麼?
柴宗訓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不需要你們說什麼,只要你們照我說的去做就行。
“眾卿可還有異議?”柴宗訓問到。
眾臣還在消化他方才說的話,並無人開口。
“既是這樣,”柴宗訓說到:“即刻昭告天下,今後大周境內交易,以紙幣代替銀錢使用。”
與詔書一同頒佈的,還有數道推廣的聖旨。
這個時候鹽、鐵、茶等物都是朝廷專賣的,且鹽和鐵是家家必用之物,柴宗訓下旨,今後朝廷專賣的貨物,只接受紙幣交易。半年內以紙幣購買者,價格可便宜半成。
沿街商鋪,凡以紙幣交易者,減免一月稅收;手工作坊以紙幣發放僱工薪酬,也可減免稅收。
地方衙門,能將紙幣最先推廣全境者,縣官升州官,州官升節鎮,以此類推。
反正剛剛收了世家大族三億銀子,柴宗訓能可勁兒的造。
與推廣聖旨一同而來的,還有一道史上最嚴厲的諭令。
偽造、私製紙鈔者,視同謀反。面額過千元誅三族,過十萬者夷滅九族。
轟轟烈烈的銅錢銀錢換紙幣活動開始,一向不喜歡往口袋裝東西的柴宗訓往口袋裝了幾十塊錢,打招呼到:“老董,走,今兒朕請你去喝酒。”
御街的熱鬧更勝從前,這裡可是大周商業風向標。開春之後很多商賈都要制定一年的計劃,隨便一間酒肆裡談的,都是不下餘萬兩銀子的生意。
倆人信步拐彎,卻見到一家蘇祿會館。
這幾日樊若水正在準備前往蘇祿引進紅薯,沒想到今日便見到蘇祿會館。
柴宗訓問到:“先前我怎麼沒見到這個會館?”
“蘇公子年前忙著銀行的事,年後又忙著平叛,哪能注意到這裡。”董遵誨說到:“這蘇祿會館是年前開業的,聽說裡面蘇祿特產芒果酒,讓人慾罷不能。”
“這麼說你是嘗過了?”
“我只是聽說,還無緣嘗試。”
“好,今日便與你試一試這芒果酒,管夠。”
倆人進了會館,中原的初春頗是寒冷,但這會館裡倒有一絲熱帶風情。
跑堂的引進雅室,董遵誨一路介紹到:“此會館東家祖上是嶺南人,後因避禍去往蘇祿國,經過數代經營,已然是蘇祿有名的富商,現聞中原境內國泰民安,又將部分族人遷回嶺南,這蘇祿會館,聽說在嶺南還有一家總館。”
跑堂的笑到:“客官對我家掌故可是清楚得很,只是以前沒見過客官哩。”
董遵誨身負汴梁安危,街上多了家外國人開的會館,自然得知道:“我曾在嶺南與你東家有過生意來往。”
“哦,難怪,”跑堂的說到:“兩位稍坐,小的這就給二位上酒。”
芒果酒喝起來酸酸甜甜,頗有味道,只是酒味稍顯不足。
二人豪飲數壇,柴宗訓打了個酒嗝:“這酒味道雖好,但釀造技藝還是不如我中原,這都喝多少了,直如喝水一樣。”
董遵誨笑到:“蘇公子七歲開始飲酒,如今這酒量,大周境內怕是難逢敵手,喝這果酒當然當喝水一樣。”
倆人正說笑著,樓下忽地嘈雜起來。
柴宗訓笑到:“莫不是還有蘇祿雜耍可看?”
倆人一起探頭望去,卻見櫃檯邊一群黑黑瘦瘦,佝僂著後背的人正與掌櫃的爭論。
“蘇公子,”董遵誨說到:“那些黑黑瘦瘦的,一望便知正是蘇祿人,與我中原人雖長相相似,但外形很容易辨認,”
只見領頭的蘇祿人拿出一定銀子砸得砰砰響,操著生硬的官話大聲喝到:“這銀子怎麼不是錢啦?你為何不肯收?”
掌櫃的面色為難:“紀王殿下有令,汴梁府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當首先推廣之前,市面不準見銀錢交易,否則將不會減免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