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 禍亂人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夜色深沉。
汴梁城中,翰林盧府。
翰林學士盧士恆為人忠正,才華橫溢。
自皇上徵蜀中將他帶到汴梁,此後下的聖旨大多自盧士恆之手。
這些聖旨遣詞優美,且詞意準確,又通俗易懂,深得皇上喜愛和信任。
不過虎父卻生出了犬子,盧士恆的幾個兒子皆不成事,無一考取功名。
在他臨終前,皇上念及君臣一場,不忍看著一代雅士府上就此沒落,便蔭封其長子盧繼衡進了翰林院,暫且先做個給事中,跟著學士們學習。待學有所成,再另有任用,這是整個汴梁官場都知道的事情。
此刻盧府書房內聚集好幾個人,這些人平日裡皆是盧繼衡吟風弄月的夥伴,同時也都是朝廷官員。
今日藉著詩社之名聚在一起,卻在商議些其他的事情。
“知道嗎,趙大人在江南舉兵了。”盧繼衡一臉興奮。
禮部員外郎周兆銀說到:“目下整個汴梁城已然傳遍,只是不知訊息真假。”
“千真萬確,”盧繼衡說到:“王彥進統領率麾下鐵騎軍已在準備渡江,趙普大人也會在宋州接應,江南前樞密副使林仁肇之弟林仁寅也糾集數萬殘兵,火速增援趙大人。”
刑部侍郎劉遇春問到:“盧大人,你怎麼會知道這些訊息?”
盧繼衡神秘一笑:“我自有來源,待事成之後眾位便知道了。”
“是常年對我等投其所好的那人嗎?”劉遇春追問到。
盧繼衡不答,只微微一笑。
這些人裡面劉遇春的官階最高,為人也最為謹慎,他繼續說到:“可眼下靈州軍和控鶴新軍都在汴梁郊外,趙大人如何是敵手?”
盧繼衡淡淡到:“所以就需要我等在朝中裡應外合啦。”
“就憑我等這些微末小官?”劉遇春表示懷疑:“可惜魏大人身為天下讀書人典範,卻不肯襄助。若他肯站出來說一句,大事便成了一半。”
“別提那老匹夫,”周兆銀罵到:“身為讀書人,卻只想著保住自家功名權位,一點也不為天下士子著想。”
“眼下抱怨已是無用,”盧繼衡說到:“我等還是想辦法,先讓汴梁城中人心浮動起來,助趙大人成事再說。”
周兆銀稍一思慮:“此事倒也不難,明日我便要讓那位只知戰場征伐殺人放火的武夫皇帝知道讀書人的厲害。”
雖出了狸貓換皇嗣之事,但汴梁城並未封鎖,也沒有宵禁,這是柴宗訓一貫主張的,要營造一個開放安定的環境,不要隨意擾亂老百姓的生活。
而因為此,大大增加了侍衛親軍司密探的工作量,幾乎所有的密探都出動,不分晝夜的四處偵緝。
線索源源不斷的送入宮內,柴宗訓也大致理清了狸貓換太子的脈絡。
前世的戲劇狸貓換太子不過是為爭一個皇后之位,而他面臨的狸貓換皇嗣,是要顛覆大周社稷。
“皇上,”董遵誨剛剛接到密報,在涿州找到其中一個穩婆家人的下落,便上奏到:“臣以為,此事已遷延得夠久了,應該要收網了,魏樞相現在天天逼著臣要提審宋王呢。”
柴宗訓想了想:“即便要收網,也須汴梁、宋州、涿州三地一起收網,朕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
“皇上,”董遵誨勸到:“那穩婆一家人已準備逃亡遼國,再不下手恐怕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