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 繼續彈劾(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仁浦喝到:“若皇上不派員節制慕容德豐,臣絕不退。”
“你不退,朕退,行了吧。”柴宗訓轉身就往後走:“你若願意,儘管呆在此處,呆到你想走為止。”
魏仁浦愣了一下,還有這種操作?
這種時候怎能放皇上走,魏仁浦回過神來就要拉住柴宗訓,柴宗訓像個泥鰍一樣閃出文德殿。
殿後乃是後宮,外臣是進不去的,魏仁浦只能望門興嘆:“皇上,皇上……”
失望的回到家中,長子魏鹹熙卻來稟報:“父親,宋王來訪,已至門前。”
魏仁浦因為官清廉,房子可不像其他官員是幾進的大院,不過一個普通院落而已。
魏仁浦急忙前去開啟大門,趙匡胤果立在門前。
“宋王到訪,未曾遠迎,還請恕罪。”魏仁浦執禮到。
趙匡胤還了一禮:“魏樞相客氣。”
“宋王裡面請。”
“魏樞相請。”
賓主坐定,客氣幾句,趙匡胤說到:“本王聽聞魏樞相今日上書參劾慕容郡公,所以特來看看。先前蘭臺御史聯名參劾,已被皇上下獄,魏樞相一定要保重啊。”
魏仁浦淡淡到:“謝宋王關心,本官彈劾慕容郡公,乃是出於公義,便有閃失,亦是無怨無悔。”
“可惜啊,”趙匡胤嘆到:“魏樞相一片赤誠,皇上卻不肯納諫,將來若嶺南有事,我等又有何面目去見先帝。”
魏仁浦說到:“本官已決意死諫,直到皇上納諫為止。”
趙匡胤拱手到:“魏樞相忠義,令人感佩。只恐皇上仍不肯納諫,魏樞相一片丹心,付諸流水。”
魏仁浦說到:“為人臣者,文死諫,武死戰,本官不過是盡為臣之本分。況皇上自登基以來,雖言行多有異於常人,但也卻不失為明君。只要痛陳厲害,本官相信,皇上會納諫的。”
“能如此當然更好,”趙匡胤說到:“若魏樞相需要,本王亦或可為助力。”
魏仁浦出身貧苦,憑著科考後一步步走到今天,自是有些心計手段,趙匡胤此言,正是在收買人心。
“不必了,”魏仁浦回絕到:“本官謝宋王好意,宋王若有參劾慕容郡公之意,可自行上書。”
趙匡胤並不失望:“本王此來,乃是為探望魏樞相,並非為邀約共同上書。魏樞相既無恙,本王告辭了。”
“宋王慢走。”
“魏樞相留步。”
雖然避免了皇上責罰,但劉坦的日子仍然不好過。
手下所有的御史聯名上書參劾慕容德豐,卻不帶他玩兒,足見其人品一般,人緣很差。
更惡劣的是,他還幫著皇上把所有御史全部下獄,如果給他打工,恐怕得掂量掂量,別哪天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
可目下御史臺一個御史都沒有,事情還得人做,於是他不得不求到署理吏部的趙德昭,幫他弄些人過來。
“劉大人,”趙德昭說到:“非是本官不願幫你,只是那些人寧願等著補其他的缺,也不願去蘭臺。”
劉坦是趙匡胤的親信,自然與趙德昭熟稔,說話也很隨意:“趙大人,本官不信,你的吏部公文下去,還會有人敢違抗。”
趙德昭淡淡到:“的確無人敢違抗,只是目下汴梁官場已有風聲出來。無論是誰,若被調任蘭臺,情願即刻辭官歸鄉。”
“你就不能幫我想想辦法?”
“劉大人誒,若有計可施,我豈能看著你如此為難?”
“那怎麼辦?”
“依本官之見,你還是向皇上遞辭呈吧,若皇上念及你多年為國諫言針砭時弊,放你到一個清閒地方養老,便罷了吧。”
劉坦有些不服:“趙大人,當日彈劾慕容德豐,乃是你授意。如今本官有事,你就不管了嗎?”
趙德昭一拍桌案:“劉坦,你休要胡言,本官與慕容郡公乃是至交,怎會授意你彈劾他。若你再要胡言亂語,休怪本官拿你問罪。”
彈劾之事,趙德昭說得隱晦,本是劉坦意會出來,哪有實據。受了一番呵斥,劉坦無奈,只得怏怏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