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救與恩師取道南(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塵蕭影順著溪流南下,岸邊林木盡皆凋敝,唯有溪中河水清幽,無聲無息向南流去。
兩人踏沙而行,如塵邊走邊道:“影兒,聽說你要找尋驚鴻簪的主人,可有眉目了?”
蕭影驚道:“師父您被人關押在洞中,怎也知道這事兒?”
如塵一聲輕咳,說道:“為師聽聞囚洞外面的守兵說起過這件事情。”
蕭影這才臉放平和,說道:“徒兒自出得叢林,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這件事,只是途中迭出事端,無暇分身找尋。此番南歸,第一個就是要了卻這樁大事。”
如塵臉現憂色,問道:“這簪兒真有這般要緊麼?它是怎生模樣,為師倒想瞧瞧?”
蕭影猶豫道:“這簪兒……這這簪兒師父您只怕別瞧它的好……”
如塵惑道:“為甚麼不能瞧?”
蕭影道:“這簪兒大是不吉利,你若沾染上了它,那些壞人定會追著你來。況且師父現下武功又是……又是……那是要遭的……”
如塵心事重重,不再追問驚鴻簪之事,行了一程她這才道:“咱們該當去往何地?”
蕭影道:“中原武林千餘人被人劫持,徒兒每日憂心不已,但一路打聽,均無他們的音信,要想施救,卻也不能。只盼南下再行打聽,早日救他們出來。此番需得重回太原,取了那枚驚鴻簪,才去杏花村找尋李飛煙前輩的後人。”
如塵道:“那我便和你一道兒去吧。為師武功盡失,也得有個人照應。”
蕭影道:“這個自然。徒兒也盼著天天陪著師父您呢。”
正說話間,突見前方黃浪翻天,溪水匯入一條大河,蕭影喜道:“師父,前面想必便是黃河了,咱們找艘船隻,順流而下,可省些腳力。”
如塵應了一聲,與他並肩大踏步往河邊的渡口走去。
兩人到得渡口,早有幾個艄公滿臉歡笑著上前詢問可要乘船,蕭影搖首一一謝過。
眼見上游遠遠來了一艘大船,心想師父前些年長居宮中,定然識不得水性,坐大船一來穩當,二來隨機乘坐,想來不會有詐。
大船來到渡口並無停留的跡象,蕭影拉著師父的手,輕飄飄飛上船去。岸邊眾人見了,無不駭得張口結舌,半天合不攏來。
大船離岸少說也有四五丈遠,被蕭影輕描淡寫地一躍而過,更何況手裡還牽了一人,岸邊眾人哪有不驚駭的道理。若非大多數人先前與蕭影搭過腔,哪會相信他是人非神。
大船原是一艘貨輪,船上之人陡見二人自天而降,無不駭然相顧,疑是道上打劫的強匪,紛紛掄棒拿刀,將兩人團團圍住。
人群中練家子的算來不少,三招兩式還沒過,已然倒平了一個甲板。
後來得知蕭影師徒只是搭便船,並非搶劫,船伕鏢客們這才鬆了口氣,人人磕頭燒香,均自慶幸兩人不是劫匪,搭便船那是再好不過。
且說當時戰局混亂,草寇橫行,像這樣的一條貨船若無幾十號好手護衛,那是誰也不敢冒險行運。船上這些個鏢客打手,平日就靠幫人護船,混口飯吃,若船隻被劫,重則命喪驚濤黃浪之中,輕則丟了飯碗,自此誰都不願再行僱傭。天幸逃過一劫,那還不謝天謝地。再則有了蕭影這樣的高手在船上,一路上哪還有劫匪膽敢橫行?
如塵蕭影好酒美餚,一路上眾人款待如上賓,自不在話下。
這日來到憲州渡口下船,如塵蕭影沽了兩匹馬,一路往東而行,不日便來到了太原。
連日奔波,二人商議便在太原歇息一宿,待蕭影取了驚鴻簪,次日趕往汾陽。
蕭影心想,先休息幾個時辰,待夜過三更再去取回驚鴻簪,莫要讓人盯上了,又得惹出一堆事兒來。
他正要打坐入睡,突然店小二送了一封信進來,拆開見信箋上寫道:“請蕭兄前往城東酒家一會,小叫化朱瑤誠邀。”
蕭影覺一怔,心想原來壽陽縣結識的小兄弟名字叫“朱瑤”,而非當日自以為的“朱遙”。再加一想:“這‘朱瑤’明明是個女兒家的名字,男人怎會用這樣的名兒?他的名字倒與朱溫老賊的千金一個叫法,有趣,有趣,哈哈!”
(創作不易,求鼓勵!求收藏!求籤到!別的隨你心意,謝謝!天天更新,精彩不斷!這本書涉面很廣,有俠骨柔情,有神仙魔幻,有歷史經典,有戰場烽煙,神仙魔幻之類主要借用一種形式,實質上還是以傳統武俠為主。明月誠邀各位朋友細心品讀,求加入書架收藏,謝謝!朋友們在閱讀中有任何的隻言片語要說,請在書評區交流。你的小小一句話,對明月來說都彌足珍貴。我在用心去著三四百章節的一本書,如果朋友們能用心去讀三四個章節,明月感激不盡!)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