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小良是我手中摯友,還有王道長也有恩於我,若真有難我不可以袖手旁觀,還請前輩相助”敖凡起身說道。

“你這小子啥都好,就這管閒事的毛病真麻煩”鬼刀老人搖了搖頭嘆息道:“手足兄弟和救命恩人你要找自然是天經地義,但要老朽幫忙就需要再答應我一件事,這是規矩”。

“前輩請說”。

“當年我跟那郎中吹噓老君仙的美味可惜到死他也沒喝上一口,我是沒太多時間了,事情了了,帶上一壺老君仙到遼陽城外東郊的五里坡幫我達成個心願可好”?

敖凡看著將身後事交代的如此坦然的鬼刀老人,竟不由神傷起來不知該如何回答。

“不說話我就知道你小子答應了,行了,剛剛我就看過了,這條路前一日有大量馬車路過,還有不少疾馳快馬,咱們就沿著這條路追下去吧”。

老人揮動著韁繩,遼闊的曠野上響起悠揚的嘶鳴聲,車輪滾滾夾雜著馬蹄聲聲,眼前的管道兩旁沒有了江南的春雨杏花,只有這塞北的西風烈馬獨望天涯。

馬蹄聲漸行漸遠,日暮降臨,馬車上的人看著遠處耀眼的紅日將這荒涼的土地映照的分外鮮豔,遠處群山環繞,青煙嫋嫋,正是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情景,從小在西域長大的敖凡此刻只覺得格外親近,而玄靈和蘇雲同樣覺得心曠神怡,不似春朝勝似春朝。

——————————————

在奉元城大理寺江湖卷宗中記載的江湖各大門派,除了崑崙劍宗,上清派,天刀門和點滄派四大門派外,還有南海七十二洞,綠林十八寨等一眾幫派,各門各派的武學特點和分佈都在那深牆大院中記載的明明白白,其中綠林十八寨主要分佈在遼州和禹州,而涼州雖然民風剽悍,但有西涼軍這塊大山壓著,反而拿得出手的門派少之又少。

在點滄派沒有崛起之前,涼州大地上最有名的幫派,莫過於西山寨了,提起西山寨,大理寺用了一句“綠林真豪傑盡皆於此”來形容,雖然亦是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山寨,但西山寨和其他山寨大有不同,那“三搶三不搶”的規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老弱病殘者,不搶:婦孺孩童者,不搶:飢不擇食者,不搶。

貪官汙吏,必搶:不義之財,必搶:禍國殃民者,必搶!

就是這三搶三不搶的規矩讓西山寨在綠林十八寨中顯得格格不入,而這西山寨卻也是說到做到多年來沒有出爾反爾過,但是卻惹得黑白兩道都對其恨之入骨,但可惜的是,西山寨內高手如雲,尤其是老寨主宋義,那出神入化的“追星掌”和“趕月腿”名震江湖,亦是神州英雄榜上前十的高手,其六個義子也個個身懷絕技,寨眾足有上千人,紮根於涼州腹地一處名叫西山的深山中,易守難攻,讓那些心懷不忿之人只能望而生退。

對於西山寨而言,也只有那兩個被逐出山寨的“西山二郎君”,是他們心頭無法抹去的悔恨了...。

過了西山的楊樹林,再往前不過百里的管道就可以直達涼州的中心滄州城了,與滄州城旁那座如今名滿天下的點滄山相比,西山更加矮小也更加古老,參天的大樹遮天蔽日,沒幾個人知道西山寨在山裡的什麼位置。

此時山中的小道上,有五匹馬疾馳而過,馬上之人身穿裹著全身的黑色軟甲,臉上還帶著黑色的古怪面具,正是一路飛奔的宇文朔,趙子良等人。

原本是可以繞過西山從管道走的,但是昨日他們就發現興許是自己在函谷關的事情開始打草驚蛇,管道上已經佈滿了重兵搜查,而且自幼在涼州長大的趙子良所說,這條小道可以節省一日的路程,所以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小心,有動靜”!

王石虎敏銳地察覺到兩側樹林中的異動警惕道,話音剛落,兩側樹林中就竄出密密麻麻蒙著半張臉的劫匪,在這西山中不用猜也知道是西山寨的人了。

眾人紛紛停下馬對視一眼,來此之前宇文朔就聽趙子良說過西山寨,自然也知道這傳聞中盡是豪傑的山寨,據說只要按規矩留下相應的過路費,西山寨從來都不濫殺無辜。

“各位好漢,我們有急事路過貴寶地,知道江湖規矩,這些銀兩還請各位笑納,行個方便可好”宇文朔當即喊道。

“既然知道西山寨的規矩,那就請把銀兩拿回去吧”回應的是一個拿著一把柳葉刀,身形壯碩的男子說著。

“好漢這是何意”?

“按照西山寨的規矩,貪官汙吏,禍國殃民,必搶,三搶裡你們佔了兩個,所以買路錢就拿回去,留下項上人頭即可”!

還不等宇文朔等人反應,只見男子一聲令下,身後的弓弩手立刻張弓搭箭,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