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不切實際的幻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米爾沃爾的戰術基礎,不是什麼陣型,而是球員的個人戰術計劃,只要大體的位置不變動,球員到了比賽場上,該怎麼踢就怎麼踢,也只是表面的位置變換一下核心的東西是不變的。
舉個生活的例子。
一個人要搬家,從中國北部城市搬到中國南部城市,要適應環境並沒有想象中的難,甚至說,即便剛搬過去,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語言大體是暢通的,只要說普通話,肯定不會出現太大溝通障礙。
當然,適應是肯定的。
飲食、習慣、周邊的新環境、一些方言等等,全都需要重新適應。
這就是米爾沃爾的情況。
個人的戰術計劃就是‘語言’基礎,變換個陣型也不過是換個地方,適應整體表面上的東西,就可以讓陣型運轉了,當然,要做到完全適應,還要有個‘學習方言’、‘習慣飲食’的過程,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總歸新陣型能打出來,而且表現不會太差。
其他球隊,換陣型差不多就等於搬家到國外。
換了一個國家,首先就要學習語言,否則根本沒辦法交流,像是一些精英球員,會的語言比較多,肯定就沒什麼問題,大部分球員不是精英,他們要適應新陣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所以張揚沒有任何猶豫,就果斷拍板決定,使用一套新陣型,來專門應對AC米蘭。
新陣型是4231。
兩個後腰,能夠大大增加防守強度,也能夠增加中場的控制能力,一個單前衛容易被限制,但為了加強中場,必須的犧牲肯定要有。
新陣型變動主要還是中場,邊路、鋒線、後衛線,基本沒有太大變動,那麼就需要中場球員快速適應,而最需要適應的就是莫里斯,因為他會回到後腰的位置,和利弗摩爾搭檔,也會成為全隊的核心,控制進攻和防守的節奏。
上個賽季,米爾沃爾打過雙後腰的陣型,但當時的陣容、球員都不一樣,打法理念也有了大的變動,莫里斯等於要適應新位置,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
當比賽真正臨近,媒體的炒作也更火熱了。
歐冠四強的兩場較量,曼聯和切爾西的‘內戰’沒什麼可說的,米爾沃爾和AC米蘭,牽扯到英格蘭和義大利足球的爭鋒,可炒作的點就太多了,雙方媒體也把比賽的剛升到國家級足球水平碰撞的程度。
要說米爾沃爾,一支突然崛起的球隊,代表英格蘭還是有些誇大了,但雙方媒體都忽略了這一點,因為米爾沃爾表現非常好,也差不多提前衛冕了英超冠軍,聯賽第一的球隊,自然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整個國家的足球水平。
《泰晤士報》就是如此評價的,“米爾沃爾是上賽季的聯賽冠軍,本賽季衛冕也沒什麼疑問,連續兩個賽季的英超冠軍,自然能夠代表整個英格蘭!”
不少媒體符合這個說法。
那些純正支援曼聯、切爾西、阿森納等俱樂部的媒體,也必須要低頭認可米爾沃爾的成績,有如此成績保證之下,肯定能夠代表英格蘭足球。
不過他們沒有把話說的很死。
萬一米爾沃爾輸了呢?
不少媒體的說法是留有餘地的,像是《曼徹斯特體育報》就說道,“米爾沃爾是英格蘭三支進入決賽的球隊之一,他們能代表一部分英格蘭足球,假若AC米蘭成功過了米爾沃爾這一關,他們還必須迎接更大的挑戰!”
那意思就是曼聯和切爾西的勝者,水平只會在米爾沃爾之上,但任誰都知道《曼徹斯特體育報》說的就是曼聯,他們肯定不會去支援切爾西。
這種說法差不多就是,“我們先派個小弟和你們打,等你們贏了才有挑戰BOSS的資格。”
好吧!
不少媒體馬上跟著附和,因為這種說法很給英格蘭足球長臉。
米爾沃爾就不爽了。
什麼意思?
米爾沃爾成了曼聯、切爾西的小弟?不行!肯定不行!
《電訊體育》就指出,“如果AC米蘭能淘汰米爾沃爾,那麼曼聯、切爾西的勝者,也很難阻止他們!”
“原因很簡單,近兩個賽季時間,曼聯、切爾西都沒有擊敗過米爾沃爾,換算一下,他們就能擊敗‘戰勝’米爾沃爾的AC米蘭?”
“這是曼聯、切爾西支持者們,完全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