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不切實際的幻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英國媒體的報道重心,已經全部轉移到了歐冠上。
英超聯賽沒什麼可說的,聯賽盃被米爾沃爾拿到,聯賽只剩下三輪,米爾沃爾有七個積分優勢,根本沒什麼好談的,不出意外下一輪就能夠提前奪冠,另一個重要盃賽足總盃,也只剩下一場決賽,但時間只在歐冠決賽前,歐冠半決賽成為唯一的關注點,也是最引人眼球的關注點。
英國媒體樂於報道歐冠,因為英格蘭有三支球隊進入了歐冠半決賽
曼聯、切爾西、米爾沃爾。
三支球隊中,曼聯和切爾西進行內戰,米爾沃爾則要和AC米蘭進行大戰。
比如‘內戰’的比賽來說,‘外戰’肯定更吸引注意力,因為‘外戰’的時候,英國媒體是團結一致的,不像是‘內戰’,雙方支援媒體廝殺在一起,支援各自的球隊,內部就亂成了一團。
媒體報道米爾沃爾和AC米蘭的比賽,就肯定離不開對雙方陣容的分析,一個個米爾沃爾球員名字被提及,最近的表現狀態和名家點評,也出現了在大版面的報道中。
莫里斯是逃不開的。
米爾沃爾隊中最核心的球員,就是布拉尼夫、達倫本特、莫里斯、贊布羅塔等球員,就連皮雷都要靠邊站一些,因為皮雷只算‘臨時工’,他的年紀有些大了,到場上能堅持全場,就已經很了不起,出奇表現的時候並不多,都可以開始考慮退役了。
媒體對其他球員,基本上都是正面評價。
談到莫里斯爭議點就很多了,因為莫里斯近幾個月表現平庸,對球隊整體的貢獻不大,到比賽場上沒有亮點,所以有媒體猜測首發陣容的時候,都已經把莫里斯排除在外,頂替他的可以是辛普森,可以是布拉尼夫,甚至可以是西恩戴維斯。
上一場莫里斯倒是表現的還可以,但沒有助攻和進球,在媒體眼前就等於沒有表現,他們可不會分析整體進攻的作用,有一些防守表現,根本就不被算在內。
這也是職業足球的現實。
球迷就喜歡看進球、看進球,防守球員表現再好,也很難吸引多少注意力,許多球迷只關心有哪些出色的前鋒,一場比賽裡,最吸引人的也是進球,防守上表現再好,大多也只有專業人士去評估,大眾的看點並不在這裡。
不僅僅是普通防守如此,後防的球星也是如此。
比如,羅伯特卡洛斯。
羅伯特卡洛斯是皇家馬德里最穩定的邊後衛,但他被人們記住的,不是邊路防守有多麼穩定,而是那一腳驚人的大力遠射。
像是拉莫斯、特里、費迪南德、內斯塔等後防球星也都是如此,他們的名氣都很響亮,一談起拉莫斯,都知道是西班牙最優秀的年輕後衛,談起費迪南德,都知道是英格蘭的明星中後衛,但要是問這些後防球星,到比賽裡擅長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球迷都只能說出兩個字,“防守?”
當然是防守。
但防守和進攻一樣,都是很複雜的體系,其中劃分非常多,比如C羅納爾多,他的爆發力非常出色,就能被很多人記住,魯尼則是身體強壯,硬撼對方後防線,總是能打進很霸氣的進球。
米爾沃爾隊中,有特點的球星就更多了。
利弗摩爾,大力遠射。
辛普森,定位球。
達倫本特,射門相當出色,腳下技術非常精湛,速度也很快。
等等。
前鋒球員,即便名氣很小的前鋒球員,也很容易被球迷記住,防守則總是被忽略。
莫里斯防守上有所表現,根本就不被媒體在意,他們認為只要沒有助攻、沒有進球,表現就不是很好,像是一些球員,即便全場透明人,只要打入一記補射,足以讓印象分大大提高。
張揚身為主教練,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進攻重要,防守更加重要。
因為沒有聯賽的壓力,米爾沃爾早早的就準備比賽了,教練組根據已知的資料,對AC米蘭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還一起觀看了近十場AC米蘭的比賽影片,對AC米蘭有了算是深入的瞭解。
AC米蘭強勢的地方在於中場。
想要和AC米蘭進行正面對抗,就必須比賽裡,針對AC米蘭的戰術打法,就必須有中場的控制能力。
中場的控制能力,可不僅僅是流暢的配合,也不僅僅是防守的強勢,必須要兩者結合在一起,依靠‘雙核心’打法,又或者是442防守陣型,都很難和AC米蘭進行正面對抗。
最終張揚拍板決定要使用新陣型。
其他球隊要適應一個新陣型,絕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就比如弗格森希望曼聯能適應433,曼聯也一直不斷的訓練,但到本賽季才有一些效果,實際上,早在2005年,曼聯就進行了433的使用,長期效果不好也讓他們只能回到原有的442陣型。
米爾沃爾就不同了。
雖說教練組其他人,都認為去適應新陣型不實際,張揚卻不這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