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符公子...許是年幼叛逆,將來總會明白您的苦心。”

這話涉及離間父子,太史慈也不好接,轉而拜曰:

“明公匡天下而御九州,非為社稷,為萬民也。

慈,三尺微命,一介武夫,雖萬死難報殊遇,為圖明公之志,敢不盡心竭力以效死乎!”

袁術並未多說,只將太史慈扶起,示意他快些進屋。

試探著敲了敲門,驟然得見多年別離的母親,太史慈好一員不懼生死的猛將,竟不敢步入家門。

遠遠望了眼他們母子重逢,淚眼潸然,無語凝噎的場面,袁術悄然離去。

月色下,只聽他遙遙歌曰: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卻說袁術這裡整備軍馬,聯絡諸侯,靜觀曹操動向,倒苦了遠在司隸的劉繇,他渴慕袁公,真教望眼欲穿。

自逃出長安,張濟出走,劉繇與天子群臣被裹挾於亂戰,苦不堪言。

那郭汜兩次來犯,幸得楊奉、董承相救,這才將之擊退。

眼看天子就要於楊、董二人護持之下趕赴洛陽,哪裡想到郭汜見自身不能阻止,竟又同李傕聯合。

不久前還生死攻殺的二人,轉瞬間又親如兄弟一般,匯合所有兵馬,漫山遍野追來。

聞此噩耗,群臣皆知不好,要死!

劉繇心中正自思慮,是否先前那封書信分量不夠,袁術懷有疑慮,故而遲遲未至?

遂趁機進言:“陛下,事急矣!

臣久鎮南方,素知左將軍袁術,大漢忠良,乃國賊亂政時會盟討董之股肱也。

請速發天子詔,命他帶兵來援,以退李、郭!”

不止劉繇,此時群臣皆心有所屬,紛紛諫言求援,有推曹操者,亦有舉袁紹、劉備等。

當此之時,皆救命稻草,天子哪疑有他,一一發詔求援。

董承曰:“遠水不解近渴,臣聽聞匈奴右賢王名喚去卑者,就在河東,可詔為援。”

縱使情急之下,不斷命人傳詔救援的天子,聞聽此言,也是一愣,董承見狀忙勸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