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論語》有云:君子不重則不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要他袁公路,能在前面守住淮南一線,不露頹勢,這些江東世家不斷湧現出的能臣幹吏們,將為他治理一個民心所向的大後方,源源不斷提供戰爭資本。
然一味任用世家,亦會受制於世家,為長遠計,他也還是得著手培養真正的心腹人才,以免將來世家獨大,重蹈魏晉覆轍。
恰在袁術思慮之間,世家代表已輪到了陸家。
因原本的廬江太守陸康,早前在孫策攻克廬江後身死,此時代表陸家於宴會見禮的,正是陸康長子陸儁。
似是顧忌先前兩家的廬江之爭,又聽說孫策被袁術收為義子,他此刻顯得頗為緊張。
“儁,見過袁公。”
見他上前,袁術似是想起什麼,也不答話,轉而眸光在赴宴的陸家人群中逡巡,很快便見到前身記憶中一道眼熟身影,輕笑謂之曰:
“多日不見,小郎君今日還藏橘否?”
被他喚做小郎君的不是旁人,正是二十四孝中【懷橘遺親】典故的正主,陸績,至於典故中另一位正主,便是他袁術本人。
去歲陸康攜陸績來拜謁袁術,陸績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
陸績答曰:【袁公之橘甘,欲懷而遺母。】
袁術前身見他年僅六歲,頗為驚異,由此印象深刻。
不過此時的袁術更是知道,與陸家這位泯然於歷史的長子陸儁相比,未來的陸績才是真正可堪一用的優秀人才,故而有此一問。
果不其然,與哥哥的緊張忐忑相比,小小年紀的陸績反而對答如流。
“聖人云:'禮與其奢也寧儉',雖今日無橘奉母,然袁公這裡的佳餚味美更甚於橘,小子當多藏些。”
七歲稚童言辭談吐間古靈精怪,說的袁術撫掌而笑。
“聖人可沒教你偷偷摸摸,些許佳餚值當什麼?”
他說著,這才看向陸儁,“臨走時多帶些回去奉養汝母,生活上若有所缺盡與我說,不必見外。
我與汝父相識多年,廬江相爭乃是大勢所趨,實非我願,今他已死,你等孤兒寡母,我當替他養之。”
“多謝袁公......”
陸儁正欲答話,卻見陸績身側的玩伴,那個十一二歲的白衣少年,上前半步,俯身下拜!
“《論語》有云'君子不重則不威',袁公既佩傳國玉璽,當承神器之重......“
話音未落,袁術猛的起身,勃然色變,腰間長劍已然出鞘!
“汝是何人?安敢在此大放厥詞!”
“童言無忌,袁公息怒!”
陸儁臉都嚇白了,幾乎跪倒在地,忙扯少年人的衣袖。
“陸伯言!你在胡言亂語些什麼?還不快給袁公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