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他還不能簡單的拒絕。

因為...誰家好人會試探自家主公有無稱帝之心啊!

即便是曹魏後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巔峰曹操,要試探群臣是否能接受他稱帝,也得一步步來。

先封魏公,再賜九錫,然而僅僅只是這種程度,就逼死了荀彧,引發了勢力集團內部的動盪,直至一生也只進了魏王,將登基稱帝留給後人。

可他袁術呢?說稱帝就稱帝!

群臣之中,也有反對,然而與曹魏集團中部分“匡扶漢室”的聲音不同,袁術這裡大多數的反對聲音是:

【“陛下,現在稱帝的時機不成熟。”】

袁術:“......”

自公元197年袁術登基,整個仲氏集團在明知冒天下大不韙的情況下,義無反顧跟著他幹,硬扛著諸侯群起而攻之,堅持了兩年多,直至公元199年才滅亡。

準確的說,袁術的敗亡,或許不是因為他稱帝了,而是他稱帝之後,沒打過。

回想起這段歷史,結合眼前的經歷,袁術也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意識形態。

每一位諸侯,都代表著其背後利益集團的意識形態。

如果說劉備代表的是匡扶漢室,而曹操因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導致內部一半奔著天子之名,希望曹丞相再造大漢,一半則奔著曹操,希望魏王更進一步。

那麼他袁術這裡就是個反賊窩子!

全是些仰慕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覺得他袁術贏面很大,要跟著他開創新朝,當開國世家、頂級門閥的反賊。

我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了是吧?

想到這一層,他就知道自己沒辦法拒絕這個試探。

正如陳橋兵變,無論趙匡胤願不願意,他都得穿上那件黃袍。

他袁術也不可能在一個奔著建立開國功業的反賊窩點裡,直言自己絕無稱帝之心,否則第二天人心就散了。

......

書房因屏退左右而闔攏了門窗,昏暗間只點了幾盞燭火。

見袁術長久的一言不發,袁胤額前已經見汗了。

他跪伏在地上不敢抬頭,只有餘光瞥見桌案後那道人影的臉色,在搖曳的火光中明滅不定,看不真切。

安靜!

安靜到令他窒息,甚至能聽見蠟油燃燒、噼啪的響。

燭火燃燒聲、自己的心跳聲、以及那驟然響起由遠及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