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術剛從城外“安撫”孫策,回府便見從弟袁胤、揚威將軍李豐久候他多時。

三人進書房議事,便見袁胤小聲使個眼色,“還請堂兄屏退左右。”

袁術還當二人聯袂而來,是有什麼軍機要事,可當周圍人退下,房門闔上。

他怎麼也想不到袁胤、李豐二人居然一甩袖袍,納頭便拜。

“臣袁胤/李豐參見陛下!”

什麼!

袁術當時險些沒給他倆唬住,尋思我這也沒記得自己稱帝了呀?

難道我袁公路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沉默!

壓抑的沉默中,俯首在地的袁胤微微抬眸,偷偷打量桌案後的袁術。

見他的這位堂兄並沒有族老們想象中的大喜過望,反而臉色陰晴不定,不知在想些什麼。

嘶~不對勁,這反應...很不袁公路!

暗自倒吸冷氣,心下隱隱有所不安,然事到如今,話已出口,袁胤情知已無轉圜餘地,只得伏地再拜曰:

“堂兄既得玉璽,合該即皇帝位,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是勸進,亦是試探?

這一下,袁術明白了,原來是知道他從孫策手裡得了玉璽,都蠢蠢欲動坐不住了。

從來的這兩個人就能看出,一個代表袁氏家族,一個代表軍方武將。

袁胤,標準的世家子弟,袁術心腹,但在汝南袁氏家族中的地位,只能算是小輩。

李豐,雜號將軍,在袁術軍中權力不小,可在他之上還有紀靈、張勳之流,他同樣也只算箇中上。

派這兩人來勸進,可就有意思了,身份不高不低,但又剛好夠用。

可若是背後沒人指點,以他倆的身份,稱帝這種話,他們敢嗎?

如果不是事先得了袁氏家族的意思,袁胤這種世家子,敢自己跑來發表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

若非紀靈、張勳預設,就你李豐手底下那點兵馬,也敢勸我登基?

顯然,這是自己背後的勢力,得知他拿了傳國玉璽,來試探他袁術的稱帝之心。

袁術知道一旦他今天和他們一拍即合,應下這聲【陛下】,恐怕等這些人準備個兩年之後,他就要像歷史書中那樣,於公元197年,也就是建安二年登基,當仲氏皇帝了。

簡直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