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紋是自昌掌櫃笑道!,“不討,按照東辛的說法四“之後。這本詩集版權歸我們印社所有,算是獨家授權,所得利潤,與之無關。”
新奇的術語,令人費解,但是書商們也是精明過人之輩,仔細考慮。頓時安覺其中大有深義,模糊之中,似乎是隱約明白些什麼道理。
“獨家”難道是隻允許西泠印社版印之意,怪不得書上特意標明。”
行有行規,就算沒有朝廷的明令,但是經眾人預設的就是鐵一般的規矩,暗地裡不說,明面上還是要遵守的,既然印社花錢拿到了這個特權,眾人就承認它的合理性。
或許書商們不明白壟斷的概念。但是卻不妨礙他們理解其中的含義。自然明白這樣做的好處,畢竟做生意基礎的行為就是相通有無,我有你無,開什麼價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貴東主真是精明過人啊。”想清楚此點,不禁有書商歎服道。
呂掌櫃呵呵輕笑,沒必要為自家東主謙虛,況且他是這樣認為的。
“我說呢,難怪書集印好了也不與我們聯絡,反而到鬧市拋售,原來是急著回本有人恍然大悟。笑道:“投入諸多本錢,是我也心慌啊。”
眾人鬨然而笑,當下也不多說什麼了。還有什麼好說的,人家都投下巨資,成本極高,等著回本,哪有降價的可能,反正有利可圖,賺少些就少些,薄利多銷嘛。
商談妥當,放下心事,眾人吃喝得更加歡暢,笑談無忌,有人說道:“呂掌櫃,貴東怕是初入出版行業吧,你們在底下聽差的,也不知勸勸,幫人出書,哪有賠錢之理
呂掌櫃笑而不答,逼急了才回了句:“你們不懂,莫要胡言,裡面的學問大著呢。”
“有什學問,幸好印了本好書,以楚知縣的名氣,賣個幾萬冊不成問題,若是攤上一些個默默無聞的落魄文士,你們還不得虧死“話可不能這般說,要知憑藉印社那套前無古人的彩印之法,哪愁沒生意可做
“哪是,哪是
見眾人有意無意的將話題漸引至彩印技術上面,品掌櫃豈有不知之理。心中冷笑,虛與委蛇,打起哈哈來:“虧本不虧本倒是次要,呂某最佩服的卻是東家此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皆是讀書人,只要把這些人伺候好了,借用楚縣尊一句,任爾東西南北風。”
“高!”
半響,仔細品味,書商們紛紛表示敬服之意,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人脈。尤其是與官員打好交道,畢竟再怎麼富可敵國,官員看你不順眼。輕飄飄的一紙令書,便可讓其家破人亡,這是現實,也是經驗之談。
若是舍些本錢。與之攀上交情。那好處或許沒有,但卻不用時常擔憂。眾人有理由相信,受了這分情意,只要楚質在任錢塘知縣一日,絕對沒人會找西泠印社的麻煩。
在場書商之中,自然個別與杭州城的一些大型印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的乾脆就是其員工,探到這個訊息,佩服之餘,紛紛打定主意。回去之後,即刻上報東主,同時暗暗後悔:“如此簡單絕妙有用之策,怎麼之前沒有想到,”
且不提書商的懊悔,同是杏雨樓,二層一側的廂房內,也在舉行一場歡宴,不過受邀出席的人士卻非同一般,都是杭州城中的名士,還有幾個大儒,連范仲淹在前,也要客氣稱其為兄的人物。
既然是文化界的高人名士,宴會的氣氛當然不能那麼隨意,美味淳釀擺滿席案,動筷的卻沒幾個,姿容秀美的少女在前翩翩起舞,動手的更加沒有,一切是那麼雅緻詳和,哪像隔壁,亂七八糟的,簡直不堪入耳。有礙觀瞻。
一邊欣賞著高雅藝術,一個三十來歲,身穿長袍,相貌儒雅,留著飄逸青須的文士執弟子之禮,畢恭畢敬說道:“以上就是鄙東主之意。卻不知幾位先生意下何如?”
幾個大儒對視片刻,沉吟了下。才有人說道:“桓符,你是說,不僅無償為我等刻印書集,而且還要付予我等潤筆之資?”
“正是。”青須文士點頭說道:“東主素來敬仰各位先生才德,願為諸位盡份心意。”
或許研究學問的心思比較純樸。不懂無事獻殷勤非奸必盜的諺語,而且瞭解青須文士的為人,料其不會坑害自己,頓時以為遇到了不為名利的義士,臉上泛起了笑容。
“桓符,無償刻印書集,已經有些不妥,怎能另外收受錢財呢,且回稟你家東主,就說我等心中感激難抑,其他,卻是受之有愧啊
幾個大儒紛紛贊同,紛紛感嘆世風日下,好人還是存在的。
“諸心曰斤我了拱年,青須女十滿面激昂戶葳,義心門盅!“東主此舉,起先桓符也不解其意。後聽其解釋,才明白東主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