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原本白鑠和梁熒是要參加“環境保護論壇”的,可是竟湊巧碰到聶東等人忙完了一個專案,剛剛趕到魔都,準備參加下午的“文化發展論壇”。經過一番商議,只留下蕭鎮一人前去聆聽“環境保護論壇”,白鑠則拉著梁熒一道參加了“文化發展論壇”。

文化發展論壇的規模並不比上午的新經濟論壇的規模小,參加的嘉賓大多是文化、文藝界的大佬、名流,也有從事文化產業的商人和相關的公務人員。

白鑠吸取了上午的教訓,收斂了鋒芒再也沒有做出什麼博人眼球的舉動。當然,這裡也沒有出現能觸動白鑠神經的“熊教授”。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白鑠怕在這裡被人發現他就是音樂創作人“庚子”的身份,那些歌大多都是“抄”來的,可不是什麼榮耀的事,至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相對於白鑠的低調,聶東倒是異常活躍。到了提問環節便搶先與臺上的嘉賓互動了起來,也藉此機會好好的把盛世華章公司致力開拓新型文化產業並大力保護傳統文化,發覺民間傳承的事蹟宣傳了一把。

在臨近尾聲之際,一名丁姓的專家教授向大家談及傳統文化技藝的保護問題。講述過程中突然提及一樁往事:他曾在帝都遇到一名北漂的女孩,原本這女孩是一門傳統技藝的的傳承人,可是由於時人對這些傳統文化和技藝並不重視,這名女孩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也學著眾多北漂的藝人一般,到帝都走上了演藝的道路。讓丁教授深感惋惜。

這時,聶東再一次接過丁教授的話,認為對於傳統文化、技藝的保護,僅靠專家學者、國家ZF的重視是不夠的。這些傳統技藝的消亡最為關鍵的還是因為它們不再適應這個時代的需求,因此,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技藝的再創新,讓這些傳統的東西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重新煥發活力,成為具有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產物……

這番言論引起了論壇中不少人的認同。

白鑠也驚訝地和梁熒議論到:“看來這些年聶東還真學了不少的東西,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只知追求音樂創作的藝人。”

梁熒點點頭贊到:“追求藝術創作畢竟只是個人的影響,而能夠致力於整個產業的發展,才能帶來更加廣泛的影響力。”

論壇圓滿結束之後,白鑠等人正準備離開。誰知丁教授看到聶東,竟主動走了過來,與聶東攀談了起來。

丁教授和聶東相互交換了名片,對聶東的觀點以及對盛世華章公司所做的事情表示了讚賞。

聶東也深切地說道:“只有讓這些傳統文化技藝重新具有其價值,才能讓這些東西接地氣,深入人心。而從事這些技藝的傳承人夠實在自身的價值,才不會再像丁教授您所說的那個女孩一樣,不得不捨棄家族傳承另尋出路,才能使像……嗯,像那個叫什麼的……這類技藝,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這時丁教授才意識到自己講述那個故事時,因為並不對整個講述產生什麼影響,所以並沒有提及具體是什麼樣的技藝。於是立刻解釋到:“哦……那是姑蘇一帶的一門傳承上千年的技藝,叫……叫‘朱雀扇’。”

正準備先行離開的梁熒聽聞此話猛然一震,丁教授說的不正是自家的傳承嗎?

“丁教授,請問那名女孩叫什麼名字?”梁熒回過身,一把抓住丁教授的手,急切的問道。

梁熒的舉動讓周圍的人都吃了一驚,白鑠也是微微想了想才明白所為何事。

丁教授愣了半天,才回憶著說道:“嗯……那女孩好像叫……叫……”

“是姓梁嗎?”

“嗯,對,好像是姓梁,叫梁什麼來著……”

梁熒十分著急:“丁教授麻煩你好好想想,多給我說說那女孩的資訊……”

這時,丁教授回過神來,疑惑地問道:“你……你是什麼人?”

聶東見狀,趕緊為丁教授引薦了梁熒和白鑠二人,對於梁熒家朱雀扇的故事,聶東也曾是聽過樑熒講述,因此便主動向丁教授解釋了一番。

丁教授得知了梁熒的身份,又聽聞這朱雀扇竟是梁家的家族傳承,不由得感嘆到:“想不到這朱雀扇背後竟還有如此的一番故事。別說它有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工藝技術,單單就是近年來的這些奇特故事,就足以讓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