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人的目光聚焦到一處,只見白鑠又一次拿起了話筒與臺上的熊教授冷目相對。

“我來回到你這個問題。”白鑠再次說道。

熊教授冷峻地說道:“好,我就再聽聽你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還能說出些什麼……”

現場眾人一時間全都屏息凝神,等待著白鑠即將發表的言論。

此時,後世的經歷逐一的浮現在了白鑠的腦海裡,華國經濟發展中那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以及國家那些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全都環環相扣的融入了白鑠的思想之中。

“一個國家每年的經濟增長從需求側來看由三個部分組成:出口、投資和消費。目前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隨著危機的逐漸過去,在國際經濟尚未恢復常態、外需不足、企業投資積極性低的情況下,投資增長率必然出現週期性下降。而拉動經濟的這三駕馬車除了消費可以依靠華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持續拉動內需外,其餘的出口和投資可能都將面臨一度時間的萎縮……”白鑠終於緩緩地說道。

熊教授:“廢話,這不正是我所說的嗎……?”

“不過!”白鑠陡然提高了聲音,將熊教授的話壓了回去。

“不過……除了依靠三駕馬車,也並不是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什麼辦法?你倒是快說啊!”熊教授催促道。

白鑠掃視了一下會場擲地有聲地說道:“這個辦法歸根結底8個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待白鑠說完,全場安靜了幾秒之後,頓時熱鬧的起來,白鑠的話像是一把鑰匙,瞬間開啟了大家的思維,引得許多嘉賓紛紛議論了起來。

就連 臺上的有幾位嘉賓也開始了竊竊私語。熊教授目瞪口呆的看著臺下,自言自語的重複著白鑠所說的那八個字。

過了一會兒,待場上的議論聲稍微趨於平靜時,白鑠繼續說道:“熊教授的理由並非全然不對,可是你太過片面的注重了需求側的內容,而完全忽視了供給側的因素。”

“隨著危機的結束和華國經濟的轉型發展,我相信華國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其實現在已經可以看出,華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已逐步開始轉化為結構性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在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這時,側重於解決短週期經濟波動問題的需求政策,不僅難以應對長週期中所出現的結構性問題,而且還可能進一步加劇結構失衡,造成債務增加、產能過剩乃至增速下滑的局面。因此,必須調整經濟發展政策,從供給側發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現場再次爆發出了激烈的討論聲。

“這個觀點很大膽啊!”

“供給側?對啊,經濟增長除了需求側外,還有供給側嘛……”

“這個想法很好,不過現在來看卻有些空洞啊,到底如何搞還有待商榷呀……”

這時,臺上的熊教授也怔怔地問道:“你……你這個供給側……到底如何改革,別隨便丟擲個無法落地的理論就想忽悠過去!”

白鑠輕蔑的一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最佳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