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見真章了,這次摸底考試後,葉曉雅恐怕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當班長了。”

“葉曉雅啊,我看她也就是小學第一的水平,到了初中她能不能進年級前十都難說。”

“葉曉雅還想年級前十?我覺得就憑她這段時間的表現,能進年級三十名就不錯了。”

“你們有沒有覺得這個葉曉雅有點傻,都開學一個多月了,除了她同桌,我都沒有見她和其他同學說過話。”

“還真別說,這葉曉雅會不會是下圍棋把腦子下壞了?”

那些對葉曉雅羨慕嫉妒恨的學生,自然不遺餘力的在考試前狠狠的嘲諷一番,在他們看來,就算葉曉雅她有不錯的底子,這次考試的成績不會太差,但也不會有多好。

但在初一1班裡,還是有不少支援葉曉雅的學生。

“葉曉雅是我們四小的驕傲,一個真正的天才,她能拿到楓城名人冠軍,又豈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葉班長就算不來上學,一樣能拿年級第一,你們這些學渣就算是再努力一百年,也別想超過她。”

“知道葉班長為什麼不聽課,因為老師講的她都會,她腦子裡思考的東西,又豈是我們能猜測的?”

“我只想告訴你們一個事實,這次葉曉雅考的好不好,就要看她想不想考好,如果她想拿年級第一,那麼你們只能爭第二了,如果她不想拿年級第一,你們才會有機會。”

這些話語和議論,在摸底考試當天便消失掉,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考試很重要,如果葉曉雅考的好,那麼她可以繼續帶著天才光環,受人敬仰。

如果她考的不好,那麼她的日子就沒有以前那麼好過了,就算她是什麼楓城名人賽冠軍,但在學校裡,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那麼就是沒有地位的。

週五上午,摸底考試正式開始。

第一科語文,葉曉雅認真的閱卷做題,對她來說這些題的難度都很小,從頭到尾基本上沒有任何挑戰,雖然有不少題都超出初中一年級的範疇,但對於已經開始翻看高中課本的葉曉雅來說,這些真的不算什麼。

第二科數學,葉曉雅也是專心答題,這次的數學考題難度有些離譜,因為除了初一課本的知識,連初二初三的知識點都蹦出來,但對於葉曉雅來說這些題並不算困難。一直到最後一道大題,葉曉雅思索了一番,用她剛掌握的一個解題方式答題,然後心滿意足的等待收卷。

第三科英語,葉曉雅同樣很輕鬆的完成答題,她的英語詞彙量是從英漢詞典裡直接記憶的,恐怕比英語老師還要豐富的多。

這三場摸底考試完成後,同桌林鵬問道:“葉曉雅,考的怎麼樣?”

“還行吧,題都很簡單。”葉曉雅覺得簡單,不代表其他人也這麼認為。

當考試結束後,所有的學生的都禁不住吐槽這次考題太難,別說那些沒有預習後面未學知識的學生,就連那些提前將初一課程學的差不多的優等生,都發現許多題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其實,不止學生如此認為,連這次出題批卷的老師,也一致認為這次的摸底考試,是歷屆最難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