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衡見他流淚滿面,不禁也是跟著一陣哀傷,而後待他穩了穩情緒,再次開口道:“將軍,當年的那場戰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您可否同我細細講來。”

聽到他的問話,沈何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而後伴著屋中搖曳的燭光,漸漸地回憶起往事來。

“當年我跟隨大軍前去抗敵,在皇太子的帶領下,我們整整打了三個月,可後來卻還是不敵,節節敗退,被困於包圍之中,”沈何略顯悲痛地說道。

“那後來呢?”應衡急切地問道。

他所在乎的並非是那場戰爭的慘烈,而後在不敵之後所發生的事情,父親當年究竟採取了什麼措施?應衡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會真如傳言的那般,什麼事情都不做。

“我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都統,上級的事情不甚瞭解。”沈何望著不遠處,彷彿陷入了回憶一般,“只是記得有一日,皇太子將我們所有將士都召集到了一起。”

“喝了一頓酒,並且告知我們第二日是我們的最後一戰,沒有援軍,只憑自己,要找準一切機會衝出去。”

聽到這裡,應衡的手不禁在袖子裡攥成一團,整個身體也不住地顫抖著。

沈何所說的不過是幾句話而已,對於應衡來說,卻有千金之重,因為他知道,雖然這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裡面所蘊含的卻是那麼多條的人命。

一旁的宋粟,看出了應衡的不對勁,遂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隨後他又開口,替應衡問出了他想問的問題,“所以當時沒有找到援軍,也沒有通知京城,是因為你們被包圍了,誰都出不來是嗎?”

當初,大軍被包圍,京城一點訊息都沒有收到,那麼定然是因為無法脫身,否則憑藉皇太子殿下的性格,並不會不發一兵的。

誰知聽了宋粟的問話,沈何卻搖了搖頭,“在我們被圍困之前,是向皇上發過三道求援令的,可是卻並沒有回信。”

“所以才導致後來,我們被圍困,皇太子殿下帶我們突出重圍,只是……我們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了。”

說罷,沈何便再也隱忍不住,撲在床上,哭了起來,為那些朝夕相處的夥伴,也是為了他自己。

眾人在一旁,聽了他的這番話後,不禁都愣在了那裡,消化著他話裡的資訊。

應衡更是一臉的驚異,原來他猜測的沒有錯,自己的父親在臨死之前,並不是沒有向京城傳遞過資訊。

他是發過求援令的,而且還是三次,可是問題卻也隨之而來了。

為什麼他從未聽人提起過呢?按理來說,這三道求援令並不會都被敵軍攔截啊!

而且自從父親戰死之後,他也未曾聽皇上提起過此事啊?相反,皇上一直都在怨恨父親在臨死之前,沒有向京城傳遞訊息。

那麼這件事情的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呢?到底皇上有沒有收到求援令呢?還是說他收到了,但卻並不想公開呢?

不過不管怎麼樣?求援令的事情,他都必須要查清楚,因為這關係到當年,父親戰死的真相,還有百萬雄獅無一生還的真相。

想到這裡,應衡抬頭看向沈何,又不確定地問了一遍,“將軍,你確定當年父親真的派人,向京城發了三道求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