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範恭明等人絕對不會接受,堅持要求採取立憲式帝制或聯邦制。依照先例,他們可以接受尊柏承誠為名義上的大帝,而且可以世襲,但帝國的權力,必須掌握的議院手上。再由議院產生或者民選產生行政首腦。

這樣的話,對於張仁枚個人來說,肯定是划不來的。她目前掌控著銀聯,已經相當於高居各國之上,且不受各國法律約束。一旦接受範恭明等人的意見,除了收穫一個空頭大帝的名分,什麼實際利益都得不到,反而丟失了對銀聯的掌控權。

張仁枚委婉地表示,如果這樣的話,也不是不行,但銀聯只能是皇家的私產。只要能繼續掌控銀聯,又獲得了銀河大帝的名分,自然可以慢慢用其經濟實力和不受國家控制的銀聯武力,逐步蠶食國家的權力,直到實現心目中的實權帝制。

可能嗎?範恭明他們同意銀河一統是為了什麼?真的是大公無私嗎?非也,是為了覬覦銀聯的高科技和高品功法武技,以及銀聯現有的強大武裝。那是能擊敗連整個英仙都無能為力的鷹魔的強大武裝欸。也就是說,銀聯的武裝,超越了整個英仙臂的綜合戰力。

你張仁枚只想要好處,卻一點都不想付出,怎麼可能?

於是,雙方由此僵持住了。

拜雪教突而其來的一招,讓銀河各國頓時被動了。雖然拜雪教的實力不算強大,但它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讓張仁枚有了宣傳的藉口,可以指責其他國傢俬心過重,是因為貪權才不願意接受銀河一統。

在張仁枚這邊,自然將這一次拜雪教之行看得極為關鍵,大力宣傳的同時,也擺開了浩大的聲勢。

張仁枚帶著龐大的艦隊,從桃源詩畫出發,一路‘顯擺’,一次訪問祁雅,博魯,瑪雅,銀南,亞馬遜,河西,最終才飛抵拜雪教。

張仁枚出發的同時,卓青琳也出發了。她帶的人,比張仁枚還多。

張仁枚也就帶了十艘恆星級戰艦,百萬親衛隊。當然,銀聯安全部和稽查隊的不少人,還在跑前跑後地做著各種或明或暗的安保工作,以及跟各國安全部門商討和安排張仁枚的訪問日程和安全工作等。

而卓青琳呢,則帶了三百萬人。不過卻全都藏在一艘恆星級飛船裡。其他的恆星級飛船,則全部模組化藏在各人的儲物空間內。而且這三百萬人,並不對外公開。透過星門時,報關的人數,僅僅只有幾百個服務人員而已。

不管她報關多少人,難道還有誰敢查她的飛船不成?銀聯原來的成員,是不可能查的。張仁枚新組建的所謂安全部和稽查隊,在沒得到卓青琳允許的情況下,也不敢強闖。

當然,安全部和稽查隊,肯定是會告知張仁枚的。

卓青琳突然離開銀聯二號,也讓張仁枚有所警惕,搞不懂卓青琳想幹啥。但要說卓青琳想奪權,她卻是不信的。

卓青琳的性格她清楚,就不是一個貪權的主。張仁枚暗笑,這一點上,卓青琳卻是跟柏承誠更匹配。至於卓茂源,張仁枚也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卓家基本上都搬走了啊。看樣子,卓家在故意迴避跟張家競爭,著意在小麥哲倫星系打造一個卓式帝國。

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因為不但卓家嫡系全都去了小麥哲倫星系,就連桌驚鴻,李輕雲也都帶著衛隊,跟隨卓家的第二批‘商隊’,去了小麥哲倫星系。

於是張仁枚告訴葉辰和嶽未遠,“隨她去吧。盯緊就是。”

有道是王不見王。張仁枚也不願意給卓青琳打電話。一旦通話,卓青琳要分權她該怎麼回應?不分,顯得她太霸權。卓青琳才是柏承誠正宗的妻子,她張仁枚作為柏承誠妻子的身份,只有銀聯高層和張家知道。在名義上,她根本就沒辦法去跟卓青琳爭,名不正言不順。

張仁枚一邊享受著無比的榮光,跟各大國首腦商討銀河一統大計,一邊關注著卓青琳的一舉一動,她不知道的是,關注著她的動向的人更多,而且有大量的地下勢力。

沒錯,有人在準備對她動手。反對銀河一統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只要襲殺了張仁枚,銀河一統自然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