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不清楚拜雪教為什麼突然做出如此讓人不可思議的決定,但夢鴻界確實清楚的。

這是紫雪竹跟烏拉爾的一個交易。

銀聯第一次組織武裝商隊,不少人都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不敢輕易隨行,比較未知領域的未知狀況,人人都恐懼。也只有卓家最為支援,因為是卓青陽帶隊嘛。也正因為是卓青陽帶隊,其他家族就更不敢大力投入了,擔心卓青陽偏心,打擊他們的商隊。

因為柏承誠的思維比較另類,其實人們都沒有真正理解他的意圖。柏承誠的本意,是想建立一個覆蓋所有他能抵達的星域的龐大商行。名之為武裝商隊,只是為了保護商隊的安全,給參與商隊的人們提供信心和安全感。但被人理解的所謂武裝商隊,其實就是開發殖民地的武裝,只不過以所謂的商業為介入理由而已。

李家張家等家族,擔心即便自家‘商隊’能有所收穫,也很有可能被卓青陽有意無意地打壓而失去。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被卓青陽悄然除去,也沒地方伸冤去。

直到卓青陽那邊收穫滿滿,並且探索出了航道,還開通了連通銀河網路的實時通訊系統,人們開發河外的熱情才真正高漲起來。

但卓青陽只是傳回了星路圖,並未有人返回。這一路上,再也沒有銀聯的武裝給人們提供保護,誰知道其中會不會出現意外呢?所以銀河各大勢力一邊大力籌備河外開發隊伍,一邊等候卓青陽那邊的參與者的返回。只有見到真正來回走了一趟的商船,人們才會真正相信卓青陽傳回的資訊。

但隨後,張仁枚直接直接組織了第二次河外開發之旅,讓烏拉爾帶隊,去大麥哲倫星系。

這一次,參與者就多了。烏拉爾出身平凡,本身沒有家族勢力,跟任何大家族都沒有利益衝突。不管卓青陽傳回的資訊真實與否,但還是讓人們極為動心,覺得大小麥哲倫星系的文明,其等級未必高於銀河文明。於是這一次的商隊,規模極為龐大。參與者甚眾。

紫雪竹就是在那時候,返回了拜雪教,組織了一支拜雪教的武裝商隊,跟隨烏拉爾一起出發了。

紫雪竹算是再一次拋棄了夢鴻界和女兒,將心思放在了拜雪教的事務上。也不能說是拋棄吧,只能說她將教務看得更重。

怎麼說呢?從家庭呃個人情感上上講,紫雪竹肯定是無情冷血的。但站在拜雪教的立場上看,她又是大公無私,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之舉。

反正紫雪竹,終究是放不下她畢生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前往大麥哲倫星系。

也不知是她的高尚情操感動了上天,還是運氣逆天,烏拉爾他們一到大麥哲倫星系,就遇上了一個龐大的母系社會。而且文明層次不算低,跟銀河文明相差無幾,但武力上卻肯定不如烏拉爾艦隊。

沒有烏拉爾的支援,所有商隊都不敢公然掠奪那個文明,因為一旦發生戰事,必然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那種。烏拉爾顯然是不支援各世家對當地進行掠奪,只答應保護他們跟當地人的商業交易。

問題是母系社會很難跟以男性為主的各大商隊進行交流,倒是紫雪竹跟當地人打得火熱。

紫雪竹看到了拜雪教興盛的機會,找到烏拉爾,說是想將拜雪教轉移到這裡來發展,並願意將銀河拜雪教所有地盤,全都獻給銀聯,換取烏拉爾約束其他商隊,不得對這個母系文明進行掠奪。拜雪教在此地站穩腳跟之後,願意跟銀聯保持良好的商業合作關係。

烏拉爾聯絡張仁枚之後,獲得了張仁枚的認可。

張仁枚此時最首要的事,就是開啟一統銀河的僵局。這事對於她來說,簡直是一個意外之喜。不就是承諾給予拜雪教合法地位嗎?完全沒問題。至於拜雪教此後能不能招收到信徒,能不能維持下去,那就不是她的事了。

而那個母系社會,據烏拉爾說,比目前拜雪教的地盤,大不了多少。大麥哲倫星系那麼大,其他商隊可以去其他地方開發嘛。再者,沒有紫雪竹的隊伍,銀河商隊也難以跟本地人交流。非要開啟市場的話,可能只有動用武力。且不說一旦開戰能否保證必勝,重要的是張仁枚此時不願意被其他的事務牽扯她一統銀河的大計。

於是,烏拉爾他們發現的第一個文明,被銀聯預設為拜雪教的勢力範圍。烏拉爾將統領其他大勢力大世家組成的龐大商隊,繼續進去大麥哲倫星系的其他星域。銀河這邊嘛,拜雪教對外宣佈,完完全全臣服銀聯,並獻出自己的地盤。

這個交易,自然是私下裡的。拜雪教不公開,是擔心別人使用武力跟她們搶地盤,從而妨礙她們在那個母系文明順利傳教。張仁枚不公開,是為了將功績放到自己身上,對外聲稱是自己一統銀河的倡議,感動了拜雪教,以便給其他國家和勢力做一個表率。由此開啟僵局,邁出一統銀河的第一步。

沒錯,此前張仁枚跟獵戶,哥庭等四國的商討,陷入了一個僵局。僵持的根本,就在於新銀河國的體制上。張仁枚雖然不好明說,但她肯定是希望採取帝制,而且是獨裁式帝制。借用柏承誠的名義,扶持她兒子張先達登上帝位。在張先達成年之前,自然而然地有她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