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承誠感知到敵方有三人朝他的飛船迎來,不由冷笑,覺得那純屬找死。

沒錯,超凡境就可以區域性扭曲空間,胎藏境扭曲空間的範圍更大,但始終有限度,也就身周幾百米到幾千米的範圍。而且,扭曲空間的程度,也是有限度的。大範圍施法,只不過讓區域性空間的密度稍有變化。

這種技能,對鐳射束很有效,可以讓光纖扭曲而射偏。但對於大質量的戰艦,效果就不是那麼明顯了。戰艦本身的引力場就不小,而光線嘛,自身幾乎是沒有質量的。

於是柏承誠也懶得應變,任由戰艦繼續高速衝向敵人。

但在下一刻,柏承誠就被震撼得不輕,那三人聯手,居然構建出類似黑洞性質的一個空間漩渦,造成了空間流動。

他們製造出的空間漩渦,雖然不可能有黑洞那麼大的引力,但這點空間流,已經足以引偏戰艦的航向了,就像水中的潛艇受水流影響一樣。

太空戰的距離,往往都是在數千數萬公里之外就發力。對方引偏戰艦的航向雖小,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稍微偏那麼一點點,數萬公里之後,就會偏很多很多,怎麼都撞不上對方的飛船。

柏承誠意識到,對方在空間技能的運用上,比他精熟得多。輕敵自大的思想,頓時消散,反而倍加謹慎起來。

這很好理解,柏承誠他們幾乎沒有真正的胎藏之後的實戰經驗,而對方身處修煉文明,其一生基本上是戰鬥不止。

所以別看柏承誠的功力境界比對方要高,可真的打起來,未必就能取得碾壓式的勝利。

以普通人為例,A的力氣大,可B學習過格鬥技巧,那麼A未必就一定能戰勝B。因為B擅長攻擊要害,且閃躲靈活。A的攻擊,往往空耗力氣卻達不到最佳效果。

不過柏承誠也不至於因此而膽怯,反而興趣大增,這有可能是最佳的武技訓練機會。同時,對方還不習慣使用戰艦本身的戰鬥方式,從對方的飛船至今還未發射任何一次艦炮就可以看得出來。

或者,對方覺得艦炮純屬大炮打蚊子,根本不實用。這就給了柏承誠機會。

柏承誠向飛船傳送了一條制令,讓它啟動自動式艦炮,轟擊那三位手舞足蹈一樣正全力施法的三大高手。

三人在空間中的站位,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三角形內,是空間漩渦。可他們三人所在的地方,空間卻比較穩定。不然,他們三人也會隨空間的流動而移動,從而離開戰艦的航路。

三道巨大的高能鐳射束,突然射向那三人,嚇得他們下意識地閃避。看似艦炮的攻擊完全落空,但他們製造的空間漩渦,頓時消失了。

柏承誠不會再給三人機會,猛地一閃身,朝其中一人掠去。人還未到,靈力已經外放,呈一根巨箭狀,飛射那人。

攻擊方式,當然不是靈力,而是控制靈力凝聚濃縮空間之力,形成空間箭。其殺傷力,絕對不亞於高能粒子束。

離子束的殺傷,跟高能鐳射又不一樣。一個是高溫燒融,一個是高溫加高速粒子的撞擊。因為粒子束有質量,所以其速度肯定不如鐳射。但粒子束的衝擊,會讓被衝擊物體的物理結構遭到破壞,殺傷力更大。

空間技能,差不都就有這種功能。被高密度或極度稀薄的空間擊中,人體或其他物體的整體結構處於不同密度的空間,自然就有可能被撕裂。

空間技能,一般有凝空,裂空,碎空幾種。

凝空就是濃縮空間,裂空是製造一道空間裂隙,即使得空間的一個面出現極度稀薄的狀況。碎空,則是讓一個範圍的空間,出現像打碎了又重新粘好的玻璃球一樣無數裂紋。

無論哪一種,以柏承誠他們目前的功力境界,都不可能真正撕裂空間,僅僅是讓空間區域性的密度出現巨大的差異。不過已經夠了,這種密度差異,足以傷害到他們現在這種強度的身體。

“神人境?”英仙三高手同時悚然而驚。這讓他們的精神高度緊張,反而救了被柏承誠攻擊的那人一命。戰鬥經驗豐富的修者,在高度緊張時,其下意識的反應反而更快。

被攻擊的那人,瞬移式避過柏承誠的空間箭,第一時間朝自己的同伴靠攏。顯然,他個人不敢獨戰柏承誠。

柏承誠隨後追殺而來,這一次他氣場全放,意圖先壓制對手,限制他們的速度和靈巧性,以及從心理上打擊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