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一路鏖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不到響亮的爆炸聲,卻無損耀眼的太空煙花綻放著生命最後的輝煌和淒涼。
兩邊的機甲戰隊還未進入彼此機甲鐳射炮的射程,來襲機甲戰隊的前鋒,就不斷地爆炸開來,讓觀戰者莫名其妙,讓敵方戰隊大驚失色。
柏承誠戰隊的指揮官赤龍娉婷並未因柏承誠他們接戰即建功而大喜,反而嘆道:“唉,承誠哥哥暴露了一項機密。他就不能多留一點底牌在手上嗎?笨哥哥。”
是的,又暴露了一項機密,連赤龍娉婷都不知道的機密,那就是靈劍的攻擊距離。恐怕誰都沒想到,靈劍居然可以潛藏那麼遠,超出了機甲射程。
機甲配備的鐳射粒子槍,其有效殺傷射程,在大氣層內,因為大氣的阻力和空氣的散射,基本上只有一千米左右。如果是高能鐳射束,那就更差,光能被大氣嚴重消減,有效殺傷射程只有幾百米。唯一的優點是速度快。光速嘛。
這個有效殺傷射程,特指可以給對手造成重創或擊毀的射程。距離再遠的話,即使能擊中對方,也破不了對方機甲的能量防護層和合金機甲體的防,只能消耗對方一些能量而已。
到了太空,這個有效殺傷射程會猛增,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等障礙物。至於太空中的低溫,其實對鐳射粒子個高能鐳射都不會有太大的消減。沒有空氣和障礙物的情況下,熱量降低的唯一途徑,只有熱輻射。但熱輻射需要時間啊,而鐳射粒子束個高能鐳射的速度多快?溫度還沒等降低,它們已經抵達目標了。
所以,太空中機甲的有效射程,鐳射粒子束可以達到五十公里,而高能鐳射束的射程更是高達一百公里。小型艦載近戰武器,殺傷射程有一千公里。大型艦載巨炮,在一萬公里內都有可能將對方的戰艦擊毀。
赤龍娉婷在戰前,斷定對方不會一來就採用艦戰,因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柏承誠的靈劍靈甲,而不是擊殺柏承誠。一旦遠端轟炸直接將柏承誠的座駕擊爆了,誰知道靈劍靈甲會飛到哪裡去?在漫天亂飛的殘片中去搜尋靈劍靈甲,無異於 大海撈針。
於是,赤龍娉婷下令柏承誠他們的機甲率先啟動,飛在飛船前面數千公里,以迎戰對方的機甲戰隊。
彼此的飛船或戰艦,至少保持著一萬公里以上的距離,放止對方突襲。其實更近一點也無礙,一萬公里的有效射程,往往要行星級戰艦的主炮才達得到。柏承誠這邊,包括奧丁號在內,都僅僅是流星級。對方最大的戰艦,也不是衛星級。
前文說過,行星級戰艦這種重器,會被各國重點監防,一般不會出現在民間,包括星盜手中,基本上都掌握在官方手裡。
當然,有些星盜會將行星級戰艦偽裝成貨船,悄然出沒於各個航道附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
但一旦出動行星級飛船,那可就是重案了,任何國家都會追查到底。所以,赤龍娉婷斷定對方不可能出動那種大傢伙。
中間的一萬公里區域,就是雙方默契地留給機甲戰的戰場。雙方的機甲戰士混雜在中間,兩邊的戰艦都無法開炮。
對方之所以能赤龍娉婷達成默契,顯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要進一步測試柏承誠的靈劍靈甲消耗靈石的速度。
濮陽家族出售給柏承誠的靈石,按照此前的計算,只夠柏承誠他們一個小時的消耗量。
是否真的如此,必須要進一步的檢驗。
來襲隊伍的首腦預想的是,用數量超出對方十倍的機甲,纏鬥擁有靈劍靈甲的柏承誠他們。如果直接取勝,那後續計劃就沒必要了。獲取靈劍靈甲拿回去自己檢測豈不是更好?繳獲靈劍靈甲之後,直接用數量優勢將柏承誠他們的幾艘飛船轟爆就完事。
如果機甲戰不能取勝,纏鬥一個多小時理應不難。那時候,柏承誠他們的靈石即使沒完全消耗完畢,估計也剩下不多。沒有能源,靈劍靈甲恐怕還不如科技武器有殺傷力。再群軍一擁而上,柏承誠這個小隊伍還是束手待擒?
但誰都沒料到的,柏承誠他們的靈劍,居然能悄然飛出如此遠的距離,這邊還未做好接戰準備,就一次性損失了二十四架機甲。是的,柏承誠他們居然卑鄙地用出了二十四柄靈劍偷襲,每人兩柄,並非此前已知的一人一柄。
這算是柏承誠又暴露的一張的底牌。
二十四柄靈劍,像是熱刀刺入黃油中一樣,毫無阻礙地洞穿了二十四架機甲,而且攻擊的全都是能源庫部位。
損失二十四架機甲,倒也不是一無所獲。一個是從新認識到靈劍的攻擊距離,再就是他們意識到,靈劍的攻擊還真是如臂使指,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