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一盤亂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柏承誠在這個時候突然拿下東珞珈,讓影帝都有點想不通。此時柏承誠不應該是焦頭爛額地應對國內的攻勢嗎?最高委員會已經有所鬆動了,因為張家李家幾乎都公開聲稱,如果最高委會再‘偏袒’柏承誠的話,他們就不承認華龍最高政府,準備自立。
這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有大量的行動,表明他們是來真的。
珞珈星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華龍國內也戰雲密佈。大唐軍區司令(即大唐艦隊司令)耿慕楚公開發表申明,要求最高委員會秉持法治原則,不應該干涉司法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耿慕楚代表軍方重申,華龍軍隊只會忠實與國家憲法。
耿慕楚的這個申明,能不能代表軍方值得商酌,但其表達出來的意義非同小可。按照華龍體制,國家元首是理論上的軍隊最高統帥。耿慕楚這是什麼意思?表示軍方對最高委員會無原則地袒護柏承誠感到不滿嗎?
國內各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軍務府,等待軍務府的表態。讓所有人都疑惑的是,軍務府居然保持沉默,連慣常的記者招待會都取消了。這是預設耿慕楚的申明嗎?
唐常盛和顧德昭也坐不住了,立即召開最高委員會緊急會議。議題自然不是耿慕楚的申明,因為耿慕楚的申明並無任何不妥之處。最高委員會討論的議題,當然是國內對柏承誠的申討浪潮。
唐常盛拍案而怒,“誰都知道,他們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柏承誠只是幌子而已。就算拿下柏承誠,他們就能收手?不可能的,只會得寸進尺。
我認為,我們應該予以堅定的回擊,表明我們的決心和意志,維護最高委員會的權威。如若不然,呵呵,最高委員會將如同虛設,國家體制將因此而崩潰。”
顧德昭眉頭皺的很緊,看向沈御,“沈院長,你的意見呢?”
沈御攤攤手,苦笑道:“先將記錄儀關了吧,開成閉門會議。”
顧德昭點點頭。有服務人員立即關閉記錄儀,並退出會議室。
沈御這才繼續,“你們都知道,我就一個擺設而已。華龍軍務,實際上把持在八大軍門手中。我的話,作用不大。所以關於這個議題,我棄權。但是,我會堅定維護華龍的統一,堅決反對任何裂華行為。”
說了等於沒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以影片方式參與會議的名院院長秋仲,大義凜然地說:“我強烈要求最高委員會達成決議,緝拿柏承誠歸案。
這可不是刑不上大夫的封建時代,柏承誠身份特殊就能無視法律的尊嚴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不只是用來喊的口號。柏承誠罪大惡極,不嚴懲不足以平民憤。”
唐常盛嗤之以鼻,“都已經是閉門會議了,別如此虛偽好不好,讓人噁心。柏承誠有罪無罪,那是要用證據來說話。別說還未開始調查,就算調查啟動了,那也不能先作有罪推論。法律的原則是疑罪從無。
秋院長並非法官,沒有權力以法官的身份說話吧?”
秋仲正向反唇相譏,民院院長傅平章搶先道:“唐院長說得對,有罪無罪,需要審查嘛。我同意對柏承誠立案調查。不過他此時正趕赴GW戰場,為整個獵戶文明而征戰。召喚柏承誠回來,會影響聯軍的部署,不合適。派出工作組吧。”
傅平章的話,唐常盛和秋仲都不滿意。這是什麼意思?和稀泥嗎?什麼工作組?官方的還是法院的?法院的,無權進入聯軍軍營。華龍律法,管不了聯軍。官方的,那是查案嗎?
顧德昭暗歎,都是老狐狸。抬了抬手,“誰都說服不了誰,還是投票吧。”
投票結構,更是讓所有人都不滿意。
贊成唐常盛意見的,只有一票,唐常盛自己。
贊成秋仲意見的,也只有一票,秋仲自己。
贊成傅平章意見的,還是隻有一票,傅平章自己。
顧德昭和沈御,一連三次棄權。
按照最高委員會的議事規則,需要有三票贊成才能達成決議,不然就推遲再議,或者直接否決。
會議結束之後,唐常盛和顧德昭都是一臉苦澀。在某種程度上,最高委員會其實已經分崩離析了。他們之所以苦澀,倒不是貪婪權位,而是不想揹負罵名。一旦華龍分裂,歷史會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都將成為華龍分裂的罪人。
交出柏承誠就能制止分裂嗎?不可能的。再說,有郭天放的維護,誰動的了柏承誠?張家、李家發動民意攻擊柏承誠,其實主要目標並不是最高委員的這幾人,而是將矛頭對準了炎黃衛和郭天放。
他們想自立,最害怕的就是郭天放。郭天放聲望太高,戰力太強。所以他們想要辦法打擊郭天放的威望,給郭天放和炎黃衛套上枷鎖,使得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
他們要給大眾一個印象,不是我們要裂華,而是郭天放毫無原則地維護犯罪分子柏承誠。為了‘公平、正義、法治、民主’。我們必須推翻已經摒棄了法治原則的最高委員會。
所謂君子欺之以方。以郭天放的地位和戰力,他會站出來跟公眾輿論辯解嗎?不可能的,他不屑。若是真站出來,郭天放也就被拉下了神壇。進而,郭天放一旦說服不了公眾輿論,聲威必然大跌。
無論郭天放怎麼做,張家、李家都將獲利。陰謀夾雜著陽謀,就是如此陰險。
6022A戰艦上,郭天放問柏承誠,“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