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寧沒往下聽,可卻不代表侯府私下裡不會往下追究。清塵不是個能擔事兒的,幾句話問下來便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腦兒地全招了。

說來原也不過只是小女兒間的拈酸吃醋、使小性子罷了。嚴怡見嚴恬得了嫡母的喜歡,又似乎被長公主看重,當然她自己還有些隱密不可說的少女心事,於是便激起了素來爭強好勝的心思,既不甘心被個外來的土狍子給比下去,又吃醋於怎麼人人皆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堂姐青眼有加。於是她姨娘平日裡唸叨的那些手段計謀此刻就派上了用場。

一切皆不過是臨時起意。她見嚴恬巳時三刻帶著小珠出了莘榮堂,似乎又要去做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許是好奇,許是嫉妒,嚴怡當時的心態不得而知,反正她也立時帶著清塵跟了出去,暗中窺探,卻發現原來是她想多了,嚴恬並未如她所想是去見個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可雖如此,嚴怡卻當即生出一條計策來……

先是讓清塵端了碗下了一星兒巴豆的茶給多珍閣當值的吳二家的。因是已過了請期禮的兒媳婦,吳二家的不疑有他,反而十分感動。可誰知剛喝了幾口那茶,她的肚子便鬧騰起來。這位準婆婆立時便捂著肚子,把身子扭成了麻花。

不過不得不說,吳二家的當真是個盡職盡責的,任憑她如何難受,就是不敢擅離職守。今日府上忙碌,人手不夠,可謂一個蘿蔔一個坑,現下和吳二家的換班的人不到時辰自然沒來,她若是去了茅房,這多珍閣裡的寶貝可由誰來看著?

於是,作為個孝順兒媳的清塵此時自然知情識趣,主動要替婆婆分憂。開始吳二家的還有些猶豫,可無奈當時腹鳴如雷,虛恭滾滾,真真時不我待,於是最終她也只好潦草交待一句,便駕屁而奔,一騎絕塵……

然後,嚴怡便不知從哪兒轉了出來……

長公主百壽圖上的茶漬是嚴怡親手潑的。用的便是吳二家的喝剩下的那半碗加了料的茶湯。

而清塵臉上的巴掌印,也是嚴怡親手抽的。既為了增加那套誣陷說辭的可信度,也是為了徹底激起吳二家的怒火,好讓她鬧將起來……

果然,出恭回來的吳二家的,一見清塵臉上的紅腫印記,孩子又委屈得只會一個勁兒哭,她當即就上了頭。

老實人要是犯起軸來,那必然是一根筋通到底,百事皆忘。於是這吳二家的既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也不追問清塵說得是真是假。只當場血氣上湧,一心想著你三房一個養在外面的庶子竟好大的威風!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他們這些幾輩子的世僕老人兒豈是你說打臉就打臉的?故而竟憑一腔孤勇,直接跑到莘榮堂找了孫氏的貼身丫鬟雙雁告狀……

這事來龍去脈原也簡單,關鍵是嚴怡的整個設計竟十分周到,連外院的助力都想好了。

此事一出,立馬讓身邊的丫鬟去外院尋吳二煽風點火,說什麼他老婆已因此事被用了刑。又好心提醒他“最好去親自尋三老爺好好說道”,目的不過是想借吳二的嘴把嚴恬的“醜事”傳播出去,最好傳到秦主恩耳朵裡。若是吳二腦子一熱,真當著眾人的面和三老爺嚴文寬“好好說道”,那就再好不過了。

果然,吳二一聽媳婦兒捱了打,當場就急怒攻心,也顧不上其他,立馬去找了二老爺嚴文莊。不過他到底出門時還帶了一兩腦子,訴完冤後只請託二老爺向嚴文寬求情。最終未如嚴怡所想,“將事情鬧大”、“讓嚴恬的醜事人盡皆知”。

也由此可見,就算她爹嚴二老爺沒什麼腦子,這全家上下的其他人腦子都還是夠用的。

此事後續並無特別。二老爺知道生事的竟原是自己的寶貝閨女,不禁又羞又臊,頗感臉上無光的同時又深深羞愧於自己這個做父親的教導有失。

女兒的所做所為其實基本已經算養廢了。汙損尊賜,陷害姐妹。為行陷害竟還動手傷人,傷的還是自小一起長大對她忠心耿耿的貼身丫鬟。所以說清塵當時對著吳二家的那滿腹委屈卻又哭訴無門的可憐模樣未必就是裝出來的,只是吳二家的會錯了意。

這樣不忠不悌不仁不義的事,若放在嚴家男丁身上,嚴老太爺說不定會當場親手執刑,打死這個禍害。可多虧嚴怡託生了個女孩兒。倒不是說嚴家對女孩兒有多寬容,只是在世人普遍的認知裡,女孩兒到底要一生困於後宅,將來即便嫁出去,也不過只是禍害一姓一戶罷了。就如東靜伯府的庶長女陸金桂,現下已然算是毒婦之首。

但若是個男兒,則必要出去闖蕩,天高海闊,幹一番事業。要是這樣壞的品性,又有這樣大的膽子,再加上嚴家這樣的背景勢力,那還不知會惹出多大的禍端。

所以對於嚴怡,老太爺嚴歌行恐怕是不想再見了,臨了又皺起眉頭狠狠瞪了嚴文莊一眼,道了句“好好教導”,便拂袖而去。

雖然老父在兄弟面前算給足了自己面子,既未訓斥也未責罰,可嚴文莊恭聽父訓而彎下的腰桿兒卻是半天也沒敢挺直起來。渾身冷汗涔涔,後背小衣都溼透了。父確是慈父,可幼時也曾捱過竹條燉肉,且是慈父親自掌勺,如今仍然記憶猶新。

等他終於敢挺直腰板兒,想找夫人商量一下嚴怡以後的教養問題時,卻見自己這位高雅脫俗才華橫溢的神仙夫人,當面將臉子“叭噠”一撂,轉身扶著丫鬟就走了。嚴文莊此時不禁兀自咧嘴苦笑,自做孽不可活呀!

嚴家子弟家風極正,卻也並非沒有個妾室通房。老大嚴文守屋裡的張姨娘是和康郡主跟前的一等丫鬟,為人本份,妥貼可靠。

可嚴文莊屋裡這位丁姨娘的來歷就不那麼簡單了。據說當年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二老爺在街面上閒逛,正看見人伢子帶了一隊少女要往青樓裡送。好巧不巧那時排在隊尾最末的丁姨娘一眼便瞅見了二老爺,靈光乍現,猶如天助,似冥冥中老天爺在她耳朵邊兒點撥了一句,在踏進青樓門檻的前一刻,她陡然來了個急剎車,轉身幾步撲通跪到了嚴文莊面前,哭得梨花帶雨,直呼公子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