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進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嚴愉點了點頭,看來嚴恬並沒轉性子。這通含沙射影指桑罵槐,說得端地是大義凜然冠冕堂皇。嚴怡還是太嫩。之前沒涉及他三叔,估計嚴恬這丫頭也便收著性子。誰知嚴怡一次兩次的,非要捋這個虎鬚。
一瞬極短暫的靜默後,花廳立刻又熱鬧起來,畢竟是小女兒間的打鬧嬉戲,無傷大雅,也不會真有人去計較。
定安侯捧著酒杯讓了讓兩個弟弟,隨後衝上首的老侯爺笑道:“三弟今日回來,父親高興。我特地吩咐了一班小戲,午膳後便在梨花館開唱,正好助興……”
只是他話音未落,忽有一小廝跑了進來,跪地稟報道:“太爺、各位老爺,宮裡來人了……”
……
宮裡傳來了兩道旨意。
一道是皇帝聖旨:宣新任京兆尹嚴文寬御書房面聖。
一道是太后懿旨:宣新任京兆尹之女嚴恬慈寧宮覲見。
嚴家眾人面面相覷。嚴怡抬頭去看嚴恬……
……
從未入宮覲見的官眷,必須提前三日由禮部派專人前來教導禮儀規矩,以免於駕前失儀。可今日的召旨卻如此之急……
……
二月時節,尚寒氣襲人,慈寧宮偏殿內仍燃著地龍,又擺著各色鮮花瓜果藉著香味兒,整個偏殿溫暖如春,香氣緲緲,猶如瑤池仙境。
嚴恬不知道此刻正在御書房內見駕的父親現下如何。反正她跪在這慈寧宮偏殿內,行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之後,太后卻看著她半天沒有開口。
嚴恬低著頭,跪得端端正正,紋絲不動。
“倒是個穩重的。起來吧。”頭頂傳來的聲音並未如想象中的那般蒼老,卻和想象的一樣威嚴。
嚴恬忙恭謹起身,規規矩矩垂手侍立,自始至終未敢抬頭。那垂地的金絲牡丹幃幔似乎微微動了動,隨即有雙嵌了珍珠的青色繡鞋倏然一閃。
“來京這一路上可還順利?”太后的聲音中帶了絲笑意,問出的話雖如平常長輩寒暄,可其中上位者的氣勢卻仍給人以極大的壓迫感。
“回太后娘娘,一切順利。”
“聽說你熟知律法,在洛州時便常常幫著你父親斷案?”
“回太后娘娘,臣女並無此才能。皆是父親在為朝廷盡忠職守。不過近些年來父親年紀大了,眼睛愈發不好,一些謄寫抄錄之事便由臣女為其代勞分憂。百姓們以訛傳訛,便將臣女傳得有些過了。”
此話一出,太后一時未語,沉默半晌方才微微冷笑道:“真不知是該說你這丫頭老實不貪功呢,還是該說你刁鑽油滑嘴裡沒個實話。”
嚴恬一驚,來不及多想,撲通一聲再次跪倒:“嚴恬不敢!太后娘娘恕罪!”
君權如天,人如草芥。行差踏錯,萬劫不復。嚴恬額頭上見了汗。
鳳座上的那位並未叫起,而似先慢條斯理地端起茶碗飲了一口:“那錢二蘆案可是你的手筆?”
“臣女,只是出了個主意,想為父親分憂……”
後宅女眷干涉衙門公務,若朝廷有心追究,父親便可能會落一個兒戲政務、枉顧國法之責!嚴恬垂於身側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攥得指節發白。
“這主意……”太后娘娘頓了頓,“出得倒還不錯。”
嚴恬不知太后何意,提起的那口氣並未敢放下。
“你雖今日剛進京,但平國公家的事應該多少有些耳聞吧?畢竟你父親進京就是為了主審此案。對這事兒,你如何看?”
嚴恬心中不禁一凜。她自然知道太后娘娘與平國公府的淵源,也知道平國公府妻殺夫子弒母的慘案。
今天這場覲見,太后並非臨時起意。起碼不是隻為了看看她這個進京官眷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