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鎮國公、鎮國將軍,都是貴族爵位的等級,鎮國公再往上就是貝子、貝勒、郡王、親王……

在封王上,清廷比較剋制,一般皇子是封不了王的,混得慘些的皇子,只封個鎮國將軍、奉恩將軍也不是沒有。

皇太極、多爾袞他們那一輩,都只是“四大貝勒”,後來參考漢人的封爵,釐定出了親王、郡王。

除了世襲罔替的****,其他都是繼承一代就降一等。

楚鹿人看這“小桂子”的意思,喬峰正理說是鎮國將軍的話,那這宗親關係……說近不近、說遠也不算遠,而且還是正白旗這一支的。

順治時候,兩白旗都是多爾袞的嫡系,故而後來被清算了。

康熙的四個顧命大臣裡,蘇克薩哈就是正白旗的旗主(反正《鹿鼎記》裡是,歷史的話感興趣自己查),也就是說……蘇克薩哈基本是兩白旗中,最先“投靠”順治的一批的代表。

另外三個顧命大臣,索尼、遏必隆、鰲拜都是兩黃旗的,其中鰲拜還是鑲黃旗的旗主(同上,《鹿鼎記》裡是,不討論史實)。

經歷過皇太極、多爾袞、順治的時代,兩黃旗和兩白旗的恩怨糾葛,可想而知,故而鰲拜弄死了蘇克薩哈,其他顧命大臣都是看熱鬧、兩黃旗的貴族更是樂見其成。

至於兩白旗的貴族?

因為被清算過一波,所以比較老實和收斂,而且其中不少人,對蘇克薩哈這個“叛徒”,大概也不是很順眼。

不過也就是在蘇克薩哈死後,鰲拜開始越發膨脹起來。

不僅康熙感覺得到,其他兩黃旗的貴族,也漸漸能夠感覺到……

聽到這小桂子的話,楚鹿人也不得不感嘆,這康熙下的“餌”倒是夠大——直接丟擲了正白旗的旗主之位?

現在康熙都還沒親政,皇帝內閣雛形的“南書房”更是沒影兒,“議政王大臣會議”可還存在、並且有實權呢!

當然,楚鹿人瞧的清楚,這也就是個“餌”。

或許除了鰲拜之後,很可能真的會兌現,不過……康熙壯大皇權的目標,會亦步亦趨的進行下去,以歷史而論,十年後康熙就會漸漸架空“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乾隆再補個“軍機處”,基本就可以徹底廢除了。

這些和楚鹿人關係不大,楚鹿人更在意的是,這“小桂子”說的“奸賊”!

“大哥,且慢動手。”楚鹿人制止了喬峰。

其實喬峰也沒有真用力,本來就只是要運功嚇退這小子——楚鹿人也發現,喬峰似乎在漸漸克服自己容易“上頭”的毛病。

“小子,我且問你,你家陛下說的‘奸賊’是什麼人?”楚鹿人其實已經猜到,只是還要確認一下。

“這……須得鎮國公答應……咳咳!自然就是那個禍害漢人的鰲拜狗賊了!”

這小桂子一開始還想要暫且“保密”,畢竟萬一喬峰不答應呢?豈不是洩露了小玄子要殺鰲拜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