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南貨北運(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底是江南,土匪山賊總體比之其他地方還是要少很多。這是殺頭的買賣,除了實在走投無路,一般人不會參與。反過來講,在這種富庶內地為山賊的人,大多數都是性本惡人。
這種大商隊出行,一開始滿載貨物,比如走到湖州,就會出賣一些杭州商貨。購進一些湖州特產。一路走,一路銷售,一路購進當地物質。等到了南昌,商隊依然滿載貨物。
北方販運牛羊也是如此,牧民組成的商隊從草原出發,可能是數千上萬頭牛羊。一路走,就可以一路賣。幾家人的牛羊賣完了,買了自家需要的物質,自行組成一個小隊伍,就可以返回草原。其他人繼續南下。最後走到南昌的,可能就只有幾百頭牛羊。
走得越遠,賣價越高。
草原人可以隨意自由組合,出門在外,他們比大華人團結。遇敵更不會臨陣脫逃,甚至,他們手癢時還希望遇上山賊。
大華商人不行,不會隨意接納小商隊,萬一是山賊內應?
不是山賊?我的護衛白白給你使用,我是不是虧得慌?
付費?付多少?既然付費,萬一遇到危險,出現損失,算誰的?所以後來出現的鏢局,收費護衛,也有個規矩,貨物被搶,鏢局要擔當!
大華人精明,凡事都想個全面。問題是,越全面,分歧就越多。
回頭一看,我都已經大商隊了,何必與你討價還價喋喋不休?就此作罷乾脆利落。
除非官員上任順路同行。富家,官員家眷隨行。沒問題。
總之,商隊吃不住,看不準的陌生人不會接納。
唯一的例外,商隊最歡迎的,就是郎中,醫生。
商隊出行,動輒就是以月計算。出門在外,生活不便,水土不服,經常會遇到各種小病。身體吃苦受難還在其次,萬一丟了小命豈不冤枉?
有醫生就多一分保障!
平常大商隊出行,都會自備一位醫生。若遇到個要求順路同行的醫生,那不就是正好?!
大華正規醫生,都有醫碟,有這個,能自己開館,收徒。沒有,那就是江湖郎中,等於無證經營,病人死在你手上,人家有權利上衙門告你!
有諜,就是持證上崗,病人死在你手裡,那是該死。就算你技不如人,醫死人,也是意外。無罪。
想搭順風路,就得有醫碟。
找上朱志遠的商隊要求同行的,是一位持有醫碟的年輕人。劍眉,寬鼻,一身儒雅氣。揹著一個行囊和醫盒。
但凡商隊接納外人,必須家主同意。
朱志遠對年輕人第一印象很好。只是此人看起來太年輕,才22歲!年輕得不太像持有醫碟的醫生。
朱志遠細細觀看手上的醫碟,順天府人,章望之,22歲......醫生世家。朱志遠暗暗點頭,原來是醫生世家,這就能解釋了。醫碟沒問題。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這是自己父親,太醫院右判院張靜遠從太醫院取來的空白醫碟,張光北自己填的。
這樣的醫碟,張光北身上還有好幾張。名字籍貫都不同。就是年齡,他也虛增了,張光北實際只有19歲,虛歲20。
走一個地方,換一張醫碟,他認為這樣做,自己就是來無影去無蹤。
那晚和父親深談以後,第三日,張光北就悄然離開家。
父親要為天下蒼生犧牲自己,這是大義正道!
自己不能成為父親的累贅,要成為父親的希望。成全父親一世英名!儒家教育,生命可貴,英名更可貴。
自己還要活著,延續父親血脈,把張家醫術發揚光大!把父親的選擇、英名,流傳出去。還要找到三哥......
一夜之間,張光北長大成人了。
離家以後,張光北在外面住了幾日,跟著一個商隊到了南直隸。
再跟著另一支商隊到了杭州。他本來想留在杭州,但是杭州商路繁華,大華旅遊勝地,萬一遇到京城人士,怕洩露自己身份。
趕巧遇到朱志遠的商隊準備出發去南昌,張光北本無目標,覺得能去南昌看看也不錯。隨即前去接洽,成不成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