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教諭搖了搖頭,道:

“這倒沒有,福州府是大城。”

“裡面文人墨客眾多。”

“才一起辦出了這麼一家文報。”

“咱們泉州府比不上福州。”

“沒那麼多人發表的。”

張洛又翻了幾頁小冊子。

發現文報的前幾頁都是。

福建這幾天的一個政策事項。

看上去都是從官府上面直接抄下來的。

看來這文報的辦理者。

和官府的關係應該不淺。

能報官府官文裡的內容。

原封不動的搬到文報裡。

中後篇幅都是些福州文人傳的文章。

樂律先生的文章在倒數第三頁。

這頁有些特別。

頁面右上角還蓋了個文報的紅章。

像是在重點推薦似的。

除去樂律先生的文章。

還有一些本地的詩歌。

雜劇,甚至還有宋詞類的載體。

“老師,這冊子是雕版印刷印出來的?”

康教諭說道:

“當然是雕版,不是印的難道還是手抄的?”

看來嘉靖朝的活字印刷還沒到常用的地步。

怪不得一本冊子。

一個月才能出一次。

雕版印刷用料多,速度慢。

效果也不算好。

要不是康教諭的回答。

張洛還真以為這本書是抄下來的。

張洛又向康教諭問道:

“老師,請問這種文報多少錢一本?”

康教諭眯著眼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