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才看了張洛一眼。

沒想到一個鄉下衛所出來的人。

還能看懂朝廷曾經的旨意。

吳秀才內心對張洛更加欣賞。

明朝歷史上多次出現過書院運動。

洪武年間出現過一次。

後面到了嘉靖時期。

為了禁止明間書院愈加發躍。

嘉靖皇帝連續兩次下旨。

不準名間開辦私人書院。

並同時焚燬已經開設的書院。

吳秀才無奈的說道:

“當朝幾位尚書,侍郎,還有閣老都在泉州學堂呆過。”

“這些私立的書院在朝中都有根脈。”

“怎麼可能會受朝廷的影響?”

張洛這下子明白過來。

嘉靖皇帝的禁書運動。

實際上已經算的上失敗了。

當今朝廷,內閣大臣裡的徐階就是出自東南的心學學者。

在東南文派中有著領導地位。

此外徐階的黨羽。

高拱,趙貞吉等都是以王陽明門徒自居。

嘉靖皇帝嚴禁書院的最大原因。

便是要遏制陽明心學在民間的擴散。

但無奈,心學一派在朝中樹大根生。

不是輕易可以撼動的。

張長偉問道:

“這泉州學堂的人也能參加朝廷的科舉?”

張洛朝著張長偉說明道:

“應該可以,只要過了童試。”

“可以選擇不到官府縣學裡讀書。”

“能以生員的身份進行鄉試。”

“應該有不少儒生都是這樣走的。”

吳秀才點頭應和道:

“張洛說的對,現今縣學衰弱。”

“凡是家境不錯的學子都去了泉州學堂。”

“泉州學堂有時會請附近的一些大家來授課。”

“可謂縣裡的一項文化盛事。”

“要不是留在縣學,每月還有祿銀能領。”

“我都想跑去泉州學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