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完成進階(第3/4頁)
章節報錯
吃完飯完接著研究朱熹經書註釋。
到了太陽下山後。
還要準備提取精鹽。
一天天的根本沒有空閒的時間。
身邊的張旺生也逐漸被張洛所影響。
在學堂裡看書識字用功了不少。
等到了臨近了月底。
張洛終於有了大的收穫。
在用光了蘆葦田裡剩餘的所以燒料後。
張洛總共提出了四百斤精鹽。
按一斤八十文算。
四百斤藥得值三萬二千文錢。
大概能換出近二十兩銀子。
算是給衛裡揍出了一半的罰銀。
其餘張洛和張阿公再想些辦法。
四十九兩罰銀就能交齊了。
當然張洛給鎮海衛交法罰銀不是純虧本買賣。
他已經和張阿公說好了。
鎮海衛的海邊都歸張洛曬鹽。
頭一年的賣鹽文錢都是張洛自己的。
張洛最近對福建的宗族體系有了些新認知。
鎮海衛經過好幾代的發展。
宗族會議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
張阿公作為宗族的代表。
會與衛裡的百姓定下協議。
給於個人優惠的好處。
長期後,個人再將利益返送給衛所。
類似這種的利益繫結關係已經很長久了。
目前的鎮海衛已經到了不能再遭重的地步。
張洛這樣的“才子”是鎮海衛非常需要的。
所以這次的製鹽條件張阿公給的很充足。
簽完了曬鹽的書據。
張洛接著回到廂房裡。
看起了孔子的《中庸》
《中庸》的第一句。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句話張洛反覆琢磨了好幾遍。
一般翻譯為,上天賦予了人和物的一切,為性。
人即人性,物即物性。
遵循自然規律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