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00三年二月底,春光明媚,收拾行囊,再次重返漳州,剛畢業時曾經在這裡適應環境,現在回來,不再是受老兵帶領的學員,而是帶領他們的連長。
這次被安排擔任代理連長,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原來的連長犯了些錯誤,被團部撤掉,說起來自從我們適應環境時的連長提拔之後,已經有過兩任連長,都是因為犯錯被撤換。
另一個原因是自從低窩鋪之後,每年都有實彈打靶任務,今年定在河北的昌黎靶場,時間緊任務重,作為軍事素質比較出眾者,被團部首長考慮,倒有一點臨危受命的感覺。
而我自我評價也是能夠勝任的,有過戰士經歷,院校擔任見習連連長,帶領兵器多次拉動,一套程式非常熟悉,如何組織訓練,更是在行,受團部指派,單獨組織過一個營的機場駐訓,這種情況從來沒有出現過。
老部隊同期畢業的學員,其中個別部隊生已經被提拔為連長,他們也接到命令,將與我們一道前往昌黎打靶。
知道我一套程式熟悉,特別打來電話,希望能給他些資料,十幾本預案,全部是我精心整理,珍惜同學之情,毫無保留,透過他連隊的休假人員,轉交給了他。
排長時參加駐訓,提出正確計算方法,參加實彈打靶,取得第一個擊落成績,裡面有我的付出和努力,低窩鋪之行,全營成績出色,與我組織機場駐訓分不開,期間有過些偏激舉動,瑕不掩瑜,能力和素質,原來都被團首長看到。
根據通知,要先到團部報到,參謀長辦公室接受談話之後,由他帶領我到五連上任。
話語不多,記憶猶新,帶著特有的泯嘴微笑,“你的那些同學,都還沒有提拔,你是最早的一個,要珍惜機會。”
連部會議室,營部主官和連隊所有幹部齊坐,參謀長簡短講話,宣佈團部決定之後,由我表決心,此時又見不成熟少見識,本來應該是說堅決服從努力工作,結果自認為要謙虛,說成連隊情況不熟,儘快熟悉情況。
這樣的決心,顯然不太靠譜,從營長和參謀長的表情上,似乎能看到些許失望。
參謀長和營部主官先後離去,剩下我安頓行裝,記著參謀長談話中的提醒,準備投入新的崗位,履行新的使命,作出新的努力,取得新的成績。
連隊有熟悉面孔,也有新面孔,同鄉還在五年,擔任副指導員,司務長比剛剛調來,比我早到幾天,是一連當排長時的那位司務長,尖瘦臉龐,個子較小,原籍湖南。
指導員是一名部隊生,早我幾年畢業,兩任撤換的連長,他都經歷,長臉瘦高個,老家在江西農村,已經在駐地找物件,結婚成家。
帶我們適應環境的那位班長還在,轉了二期士官,擔任一個炮班的班長,見到我有些不好意思,軍事素質不錯,屬於特別能吃苦的那一類,工作負責,服從意識很強。
正當準備大幹一場之時,“非典”暴發漫延全國,其實早在去年十一月份,就在廣州出現,沒被重視,一個春節過後,隨著民工返鄉,傳染各地,終呈暴發之勢。
道路封鎖,村莊封閉,城市禁出,漳州這樣,全國都是如此,老家也有訊息傳來,村民自發組織起來,設立關卡,隔絕進出,如同發動了一場人民戰爭,全民皆兵。
部隊也封閉了,團部有傳統,每天安排值班首長到各個連隊查崗,晚上必須進行,現在也被迫取消。
嚴格的管理,正規了秩序,糾正了許多不良風氣,有些連隊,幹部晚上好聚在一起搓麻將,曾經被政委查崗發現,據說有位排長正在一旁觀看,警惕性非常高,及時發現,聰明的躲在了門後,逃過一劫。
政委以管理嚴格著稱,在我們分配到漳州的前幾年上任,也是從他上任之後,一系列規定下發,一系列措施實施,徹底改變了部隊面貌。
印象最深的是二000年的“三講”教育活動,當作了契機,大抓部隊,學習筆記不知道抄了多少,每學一篇都要有心得體會,最後的對照檢查,不知道被多次打回,最後勉強合格。
他有兩大做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是晚上查崗,從來不打招呼,近乎打仗年代摸哨,看崗哨是否在位,是否警惕,據說有一名老兵,因為沒有回答口令,拉動槍栓,就要射擊,沒被批評,反受表揚。
另一個是對幹部的使用,空著大量主官崗位,要麼由另一名主官負責,要麼指定人兼任或者代理,就是遲遲不下任職命令,稱寧缺毋濫,寧可崗位等人。
打破論資排輩人等崗位傳統,有利也有弊,許多人因此老老實實努力表現,但是也因此耗去時間,沒有任命不能算作有任職經歷,部隊正提倡年輕化,許多人可能因此超齡,前程受阻。
從嚴管理,成績斐然,應該是任排長的第二年,被提拔到一個師當政治部主任,我們這樣的部隊,能有這樣提拔,相當於破格使用,在全團引起轟動。
三月份,幹部大調整,參謀長接任團長,七連時的營長擔任參謀長,其他的幹部也有大調整,前任政委從嚴管理留下大量主官崗位空缺,使得這時出現暴發式的使用,許多人剛提拔不久,又獲提升。
我們這一批畢業的同學,除了我一個沒動。而我的任命也一直未下,並未在意,也沒有去刻意爭取,依舊忠實履行職責。
疫情不影響訓練,依然要為打靶作準備,打靶期間團部還將舉行閱兵,軍事訓練與佇列訓練同時被看重,政治掛帥,訓練為中心,一切圍繞拉得動打得羸。
剛到連隊時,陣地上只要有些空處,都被開闢成菜地,就是不能開闢之處,也挖了個坑,種上南瓜。
其實我對整理菜地一直有不同看法,認為要求過於苛刻,部隊就是打仗,在這方面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