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戰士軍事素養高低,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有個很通俗的說法,或者說很直觀的判斷標準,那就是兵味,“傻大兵”在極少人口中帶著恥笑和羞辱,更多人的口中,是一種認同,飽含愛戴的褒獎。

注重形象珍惜榮譽,服務人民甘願犧牲,揚善懲惡公道正派,紀律嚴明品德高尚,堅持原則遵紀守法,就是兵味。點滴灌輸點滴養成,從此成為終身烙印。

兵味首先來源佇列訓練,一個動作反覆訓練無數次,形成肌肉記憶,才見效果,有了軍人良好的外在形象,講求整齊劃一,追求步調一致,有了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有了令行禁止絕對服從的果敢堅決。

佇列訓練單調枯燥,沒有一定的毅力,無法忍耐無法堅持,相輔相成,無法忍耐和無法堅持,反過來又強化毅力,不斷訓練不斷忍耐不斷堅持不斷強化。

《佇列條令》列部隊三大條令之首,總則規定,全體軍人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令,加強佇列訓練,培養良好的軍姿、嚴整的軍容、過硬的作風、嚴格的紀律性和協調一致的動作,落實全面從嚴治軍要求,促進軍隊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

佇列訓練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許多剛入伍的新兵並不理解,有些當兵幾年的老兵理解得也不夠深刻,訓練時偷懶鬆散,佇列中渾水摸魚。

軍姿是所有佇列動作的基礎,良好的軍姿,兩腿挺直,抬臀提胯,含腹抬胸,兩臂伸直,收額上頂,身體重心微向前傾,全身肌肉都要調動起來,有收縮感和繃緊感。

有些戰士自我要求嚴,或者好勝好強,身體最大程度前傾,如將射出的標槍,意志頑強,咬牙堅持,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稚氣未脫的臉上,滿是不服輸的表情,現在還能記起。

也有偷懶放鬆的,軍服寬大,身體是否用勁,肌肉是不繃緊,肉眼很難判斷,訓練就會帶上些強制味道,指揮訓練的班長或者佇列標兵有的是辦法,這些辦法歷代傳承,非常管用。

兩腿照著膝蓋後面一頂,或者忽然用力一推,站軍姿者如果兩腿未挺直,膝蓋就會打彎。軍帽反過來放在頭頂,如果身體是放鬆狀態,容易晃動,也能發現。兩腿之間或者兩臂與身體之間,夾張紙片,一旦放鬆就會掉落。

單個軍人佇列動作,組成排面,再組成方隊,動作是否規範,隊伍是否整齊,全在日常訓練養成。

檢驗的方法有日常考核,考核單兵,考核排面,考核方隊。最重要的檢驗方法是閱兵,閱兵過程由分列式和閱兵式兩部分組成,一動一靜,分列式方隊行進一致整齊,步伐鏗鏘氣勢雄壯,閱兵式集體受閱,軍姿挺拔應答如雷。

每年實彈打靶,閱兵是重頭戲,百日磨刃,一朝亮劍,部隊的軍事素養和士氣,全部在這一刻體現,為了這一刻,打靶之前,各個連隊都會花上大量時間,用來組織佇列訓練。

一個連隊一個方隊,人數要夠,上靶場人員,除了個別後勤兵,都要加入方隊。

講苦練也講巧練,迎著主席臺首長檢閱的目光,第一排面和各個排面的排頭最為重要,最後一個排面也不容忽視。這些位置的人員都要精挑細選,平時訓練,比其他的位置抓得更緊要求更嚴,在別人休息後,他們常常還要加班“開小灶”。

雖然因此而增加訓練之苦,但是從沒人有怨言,這是連隊看重,是素質拔尖,是優秀認可,是青春榮耀。兩次打靶兩閱兵,我的位置都是第一排面,或許動作並不一定是最標準的,但確實是平時訓練最為努力的。

我之於佇列訓練還有不同的理解,因為確實能規範形象,塑造體形,哪個少年沒有明星夢,誰不想玉樹臨風英武不凡,童年時堂兄的那一襲軍官身影,一直未曾消散。

所以我佇列訓練是最主動最積極的,不但訓練時是這樣,平時生活中也常有意識養成,印象最深的是站崗,常刻意保持重心微向前傾,手持鋼槍兩個小時紋絲不動。

總有遇到連隊幹部帶隊經過的時候,如果是指導員經過,每次都會深深的看我一眼,嘴角有些難以覺察的微笑。或許帶了些想表現想突出的想法,更多的是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這樣的努力和理解,或許並不止我一人,平時訓練中還有幾個,常與他們較勁,不管是站軍姿,還是三大步伐的分解動作,比誰站得最久,比誰最為挺直,看誰最先晃動身體。

我們連隊的閱兵成績,印象中並不理想,第一次是並列第三名,第二次還有退步,好像只拿到第六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跟上軍樂節奏,同樣問題兩次都出現。

閱兵用的軍樂就是解放軍軍歌,步伐行進,腳起腳落要跟上節奏,我們稱踩鼓點,鼓點代替了口令,完全契合,叫踩死了鼓點,才見步伐整齊,才見氣勢如虹。

平時訓練,軍樂中只有節奏,完全靠聽力判斷,真正閱兵時,會有伴隨節奏的“咚咚”聲,沉重而有穿透力,不但更容易聽清,還能增強閱兵時的**氣氛。

如果心細些的人,可能會發現從九九年的那次大閱兵開始,方陣行進的步伐節奏明顯變緩,這是因為軍樂加了前奏,之前的軍樂一開始就是節奏緊張激昂的“向前向前向前”。

節奏緊張鼓點密集,正步行軍,遠遠超過了每分鐘一百一十二步的要求,分列式方隊透過主席臺的那一段正步行軍距離,完全成了踩死鼓點的追趕過程,節奏太緊,能踩死的方隊並不多,因此影響到隊形的現象,更是常有發生。

戰士請假外出,有著裝和儀容規定,那時不能著便服,必須著軍裝,軍容必須嚴整,二人成行三人成列,軍分割槽有糾察隊,不時巡邏檢查,通常騎著三輪軍用摩托車,頭戴白色鋼盔,臂掛糾察紅色袖標,特別有視覺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