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圍堰處,受江岸和圍堰阻攔,潮水衝擊之勢更猛,衝起的巨浪更加驚人,如果說此前潮水拍打江岸,還只是有浪席捲,那麼此時不但有浪,還有雷鳴巨響,還有狂濤擁岸。

這樣的盛景,常常吸引遊客駐足觀看,江邊的那條公路,車輛來往川流不息,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見到,駐足觀看的現象時有發生。

但是也因為是第一次觀看,不知道危險,有些人甚至下車近前,靠近了岸邊,結果潮水洶湧,在圍堰處遇阻,潮起數十米之高,撲向公路,一路的車輛瞬間漂浮水中。

遇到這些人盲目下車觀看,我們總是特別擔心,又喊又叫,奈何距離太遠,濤聲太大,無法聽到,只能看著他們被潮水衝擊,或者在車內驚聲尖叫。

有一次潮水來時,正好遇見一輛電力搶修車在附近作業,在大潮來臨時,忽然看到地下井蓋中爬上個人來,剛爬上來,潮水就洶湧奔岸,為他捏了把冷汗。

錢塘江大潮是難得的盛景,如果不注意,極易出現危險,錢塘江觀潮還有其它的點,經常聽到有人溺水身亡,好在我們連隊這一段,只是看到了些險情,從來沒發生過亡人事件。

山下的九溪村,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公交車站,既是始發也是終點,好像有兩三路,其中一路直達市區,現在還記得是“308”路,有幾次外出,遇到私立學校的學生等車,略顯稚嫩,帶著回家的急切,車來之後,總是歡笑的邊喊著“我可愛的308”,邊向公交車奔去。

分到連隊的年底,我們完成了當年的靶場實彈射擊任務,開始獲准可以像老兵一樣請假外出,第一次乘坐“308”,第一次在白天見識西湖美景,果然是人間天堂。

杭州美景無數,從此一路流連,六和塔登高,極目遠眺,城市盡在眼底,虎跑泉清涼不盡,常有市民提著各種器具盛水,花港觀魚紅鯉似錦,群擁群簇豔若晚霞,西湖之畔最為熱鬧,常見遊人如織,映日荷花中,舟輯來往不斷。

處於這樣的環境,連隊老兵常有驕傲自豪感,也不知道是哪個老兵歸納的,圍繞連隊按數字排出了各處景緻,一線天、二龍頭、三壇映月、四眼井、五雲山、六和塔、七星巖、八卦田,九溪十八澗。

九溪村有一條平坦馬路穿過村莊,一直向後面的山坳延伸,有小溪相伴,寂靜而又幽深,兩旁種植的都是低矮的龍井茶樹,溪流豐富蜿蜒曲折,或許這是九溪十八澗名稱的由來,最深處是一個景點,有一塊石碑聳立,上刻“九溪煙樹”幾個字。

連隊組織早操時,一般都會選擇帶領隊伍在這條小徑上跑步,一直跑到“九溪煙樹”處迴轉,再往前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路,一直通往山頂,記得石板路半山之中分開,一邊通往玉皇山,一邊通往五雲山。

樹木蒼翠,流水潺潺,每次早操置身其中,常有輕煙繚繞,景色朦朧,不少市民也在其中鍛鍊,或跑或走,有些還獨立一處,對著山上“伊伊啊啊”練聲。

最深的“九溪煙樹”附近,被當作了野炊之地,不時能見燒烤後留下的痕跡,水源清澈而又豐富,樹木高大而又幽深,確實是野炊好去處,但是見著感覺有破壞美景之感。

乘坐“308”能直達市中心,這裡叫解放路,有一座百貨大樓,被簡稱為“解百”,當時的杭州已見繁華,而我們這些剛從山村走出的農家孩子,卻完全沒有體會。

出於羨慕虛榮,出於追逐潮流,部隊期間購買了人生第一雙皮鞋,新兵時外出,還沒有便裝,穿著制式軍服走進百貨大樓,看到門口皮鞋標價都是二三百,貴得要死,於是就想到裡面找便宜一些的。

哪知道商場最便宜的就在最外邊,越往裡面越貴,最後站在標價兩三千的鞋櫃面前,不敢再往前走了,那些漂亮的售貨員小姐,目光好奇而略帶嘲笑,一身士兵服在她們眼裡可能就是口袋裡沒錢的標籤,“窮當兵的”正是那時對軍人的另一種稱謂。

售貨員沒一個搭理我們,顧客是上帝,原來不包括我們,回到鞋櫃最外邊,還是買了一雙,本以為最便宜,回到連隊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

回到連隊,正遇連長巡查,看到了問我多少錢買的,我如實說兩百多,連長笑著說他都沒穿過這麼貴的鞋,這才知道老兵們腳上的皮鞋,都是地攤上買的,甚至連隊幹部的也是。

部隊服役,外出時間畢竟有限,更多的時候是呆在營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兵器訓練、體能訓練、業務學習、整理內務和菜地,單調、枯燥、寂寞始終如影相隨。

晚訓練結束,但凡有點滴空閒,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是坐在陣地高處,看著底下公路車來車往,車輛川流不息,迎面而來時,前燈明亮耀眼,看起來特別像前程燦爛,遠離而去,尾燈紅光閃爍輝,看起來有一種輝煌感,常用來比喻心情,也用來給自己鼓勁,努力向前必有前程似錦,回首往事希望能見業績輝煌。

坐在路邊看車,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心中那難以排遣的孤獨和寂寞,許多有過當兵歷史的人,都曾聽說過這樣的笑話,說部隊時間長了,從沒見到異性,看到老母豬都是雙眼皮的。

有時戰友們聚坐一起聊天,常常會說,如果回家探親休假,或者是退伍的時候,什麼也不做,就坐在路邊看著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的確如此,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天倫之樂”,一群青春年少的小夥,遠離親人家鄉,孤獨寂寞中成長,那份感受非親自經歷無法敘述。

多少人在義務兵服役期滿後,面臨留隊提幹轉志願兵等難得機會,毅然放棄選擇回家,可能就是因為這份孤獨寂寞,我還清楚的記得,進入新世紀,啟動士官制度改革,許多服役四年的戰士,哪怕是連隊多次談心做工作,哪怕是多留一年就能領到多出近兩萬的退伍費,都選擇立刻退伍,如此堅定,哪怕是一分鐘都不願多留。

孤獨寂寞能改變性格,也能改變想法,一些老兵身上出現的刻意羞辱新兵的現象,可能就是因為由此性格發生了改變,有些人懷抱激情入伍,最終選擇放棄夢想,重回普通,可能也是因為由此想法發生改變。

有一次輪到我站崗,皎潔的月光下,拉長著無比孤單的身影,寒冷的鋼槍,寂靜的環境,那一刻特別想家,覺得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只要能早點回家就行,這樣的感受還寫在了日記本上,在後來偶遇浙江大學三分部讀書的初中同學,被他們的寢室內沉澱的知識氣息感染,才重新升起報考軍校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