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2/2頁)
章節報錯
課外讀物較少,一色的都是小人書,家庭條件好點的學生家長,會給小孩買,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小人書都被小心珍藏,除非關係特別好,否則要拿禮物換才能借到。
從小人書上,我們看到許多英雄故事,許多神話童話。印象最深的,是講孫悟空、岳飛故事的小人書,配合惟妙惟肖的插圖,底下簡短的幾句話,描繪得非常生動。
四姊妹中就我一個男孩,父親重男輕女思想還是有的,比較慣我,學校期間我沒怕過誰,連父親都沒怕過,其他老師更沒有怕過。
學校只有一個藍球,一般都是放在老師的辦公室保管,別人不敢進敢拿,我卻敢進敢拿,每到課外活動,那個藍球一般都是我拿來玩。
因為父親是校長,也因為他威信確實太高,我抱著這個唯一的藍球,也從來沒人敢有怨言,因此特別任性,主宰著誰能玩誰不能玩。
有學生慫恿同班的村支書的女兒,搶奪我的藍球,村支書在村裡有著更高的威望,別人不敢,她卻不怕,真的向我發出挑釁,要我將藍球交給她。
她比我大一歲,長得比我還高還壯,見我不答應,就向我吐口水,我憤然反擊,卻沒能將她摔倒,但她卻沒有還手,後來再沒有招惹我,作為小學期間唯一挑戰過我權威的人,被載入我的記憶史冊。
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段時間父親有事,在我家複習的弋陽表哥,到學校代替他上課,因為在課堂上批評了我,氣憤之下跑到老師辦公室追打他,追打不到,拿起他的教案就扔到了廁所。
其他的老師都拿我沒辦法,父親回來後,聽說了此事,狠狠地請我吃了頓“竹筍炒肉”,童年無懼,一頓教訓,並未以為意,依然頑劣,懵懂無知,玩多學少,伴隨小學最後一段時光,直到畢業。
每年秋季,學校還會組織運動會。一般都是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參加,當我快要升四年級時,卻生了一場大病,從此身體一蹶不振,再難現強壯與威風。
這場大病緣於流鼻血,小孩出鼻血是常有的事,父母都沒太在意,用了些土辦法,認為一會兒就會自然止住。結果直到深夜鼻血依然在流,而我已經臉色蒼白,快要昏厥。
父母這才急了,請動大隊的拖拉機,送到鄉衛生院,衛生院經過緊急處理,還是沒能止住,又立刻想辦法送到縣人民醫院,這時我已經昏迷。
最初的時候,父母用毛巾擦掉我流出的鼻血,整條毛巾都被染紅,父母又害怕又心痛,父親跟我說,不要讓血再流出來了,吞到肚子裡面,我吞了好多,後來拉出來的全是黑色的血塊。
在縣醫院,我不知道血是怎麼止住的,也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醒來的,不過我知道醫院給我輸了血。這次大病,不知道病因,身體因此好長時間非常虛弱。
在孩子們的競技中,我比不過了別人,再沒人叫我“司令”,孩子王的地位拱手相讓。夥伴們開始遠離我,有一天,他們甚至發現,他們已經長得比我高、比我壯,我也終於嚐到了沒有玩伴的孤獨。
這該死的病,使我在“宦海”沉浮中首次遭遇挫折,對我的性格成長造成嚴重影響:爭強好勝之心嚴重受挫,一度自卑,養成內向、沉默寡言的性格。
小學是重要的思想啟蒙階段,教材起了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正是裡面的人物故事,使我們的思想逐漸啟蒙。小學沒有思想道德教育課,語文課本既是識字造句作文的知識教材,也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材。
教材裡面涉及的人物,敵我劃分涇渭分明,反映出當時國家思想政治要求。思想啟蒙最客觀的表現,是在我們的言談舉止中,有了“好人”“壞人”之分。
那個年代,還在講階級鬥爭為綱,教材中人物階級特點明顯,劃分清楚,資本家、地主、特務是標準的“壞人”,工人、農民、解放軍是標準的“好人”。
我們都以當“好人”為榮,對“壞人”恨之入骨,“好人”中的英雄人物是夥伴們追崇的偶像。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專挑不留名的好事做。
我們嚮往成為“王二小”似的小英雄,盼望出現敵人,把敵人引進的包圍圈。我們崇拜“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遊戲中學著他們的樣子,英勇無比堅貞不屈。
我們敬愛偉人,把他當成心中的太陽,他的像章常掛在胸前並細心珍藏。我們熱愛北京天安門,那是心中的聖地。
我們唱著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昇,偉大領袖,指引我們向前進!”,度過無憂無慮的小學時光。
我們心中都明確樹立起了自己的學習榜樣,幻想著能早日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在幻想中盼望快些長大。
這就是我出生的小山村,春天百花齊放火紅杜鵑漫山遍野,夏天滿眼綠色草木蒼翠嬌豔浴滴,秋天稻浪金黃紅葉飛舞瓜果飄香,冬天輕霜滿地冰凍成稜白雪皚皚,一片靜諡安祥。